“講道?收徒?”
“是啊!你別看我大哥現在修為不高,但他是重修,再過幾年就會恢復全部修為,說不定還會更進一步。”
“你大哥原來是什么修為啊?!”
“是散仙圓滿境界!”
“走吧!”
楊鯉隨著伯昌到了寒泉之中,就見到寒泉之中水靈之氣密布,其中又夾雜著縷縷太陰寒氣。
“好一個海眼靈泉!”楊鯉心里暗暗吃驚。
“仲盛,怎么不領你朋友進來?”
“馬上就來!”
楊鯉進門之后看到一個穿著青色道袍的青年坐于一座云床之上,人品相貌可謂傾國傾城。
“后輩小子見過前輩!”楊鯉躬身向伯昌問好。
伯昌看了這位被稱為“紫府金童”的修士一眼,微微笑著點了點頭。楊鯉根基打的不錯,只差臨門一腳,就能突破到散仙境界。法力之中含有一絲水木之氣,看來是對水木之道有一些領悟,資質上佳比之普通大派弟子都不差分毫,怪不得將來會被青城收入門下。
“無許多禮,你到是好機緣,能得到一絲青城道意!”伯昌笑呵呵的對著楊鯉稱贊道。聽到伯昌的稱贊,楊鯉終于放下心來,看來伯昌對自己印象不錯。
“貧道見你所修道法有一絲青城道意,不知你師從哪里。說不定與貧道還是舊識呢?”
聽到伯昌的問話,楊鯉突然心中一喜,看來是遇到正派高人了,說不定還認識青城門人。
“家師乃凌虛子崔海客,師門駐地在聚萍島!不知前輩名諱?”楊鯉聽到伯昌問起自己師從,就連忙說出來了。
伯昌聽到楊鯉自我介紹后,“哦”了一聲,心里頗有些意外,看來聚萍島一脈道法絕對不是普通的散仙傳承,不然絕不會有這么精純的道意顯露。笑著說道:“原來是凌虛子道友的高足,真是讓貧道失敬。”
楊鯉聽到伯昌語氣中有對自己師父的恭維之氣也很意外。當初他被凌虛子收入門下后,并未發現自己師父是高深莫測之輩,給他傳授的道法也不見得有多高明,他這一身修為有一半還是靠陸蓉波傳授而來。
伯昌呵呵一笑,“貧道青陽子,現在在滄月島修行,與你師父神交已久,只可惜無緣一見。今日見到聚萍島高徒,實在三生有幸。”
“前輩言重了,晚輩能夠拜見前輩才是三生有幸!”楊鯉趕緊回道。
伯昌看到楊鯉的神色,就明白他根本不知道滄月島,更不知道自己的名諱,只不過是為了讓自己面上好看才假裝知道而已。
“我本來打算開門收徒,仲盛說你人品貴重,我才打算見見你。既然你已經拜師,但是作為同道不可不助你一臂之力。這里有一篇筑基心法,對夯實道基有莫大效果,便贈予你吧!他日你若練成,可上門來取進階功法。最近你就住在這里,聽我講道吧!”
楊鯉也是機靈之輩,察顏觀色之間,就覺伯昌話里有話,拱手向伯昌作揖,恭敬的問道:“還請真人指點!”
“貧道看你法力之中雖含有青城道意,但道基駁雜,對以后修行有礙。我最近閑來無事,打算為仲盛講解道法,你若有心,不如跟著仲盛在我身邊修道,夯實根基。你法力之中既然有青城道意,又與仲盛交好,與貧道也算有些香火情!”
“多謝真人,多謝真人!”楊鯉連忙再三相拜作揖,臉上帶著歡喜之色。楊鯉想到自己當真是好機緣,常聽說修行中人敝掃自珍,正道也罷,左道旁門也罷,心態各異,難以互通有無。如今卻撞了大運遇到伯昌,不僅得以在一旁聽道,而且還得了一篇道法,實在是得了天大的造化。
伯昌傳了楊鯉一篇《上清大洞玄霄真經》煉氣筑基心法,就打發楊鯉出來去找仲盛。
“楊鯉,大哥怎么說?”仲盛看楊鯉出來,趕緊上前問道。
“前輩傳了我一篇道法,讓我和你一起聽他講道!這次真的多謝你了,不然我就錯過大機緣了!”楊鯉向仲盛作揖感謝。
“沒事兒,我們是什么關系啊!”仲盛不毫不在意的說道。
后面的日子,伯昌不時指點一番仲盛和楊鯉關于修行各種心得,也不傳他們什么道法神通,只與他們說些修心養性,磨煉道心的方法。不時指出他們修行過程犯下的錯誤。伯昌隨意點撥幾句,就能讓楊鯉如撥云見日,在道法領悟上大大精進。
“修道如行路,你達到人仙境界不久,在修行一道上算是剛剛上路,想要突破到散仙境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呢!想要突破散仙境,毋必夯實根基,精純法力,才能如過門一般,跨過門檻而晉升散仙。”
明玉對楊鯉說道。
“晚輩多謝前輩厚恩!”楊鯉在寒泉呆了一個月,法力道行精進不少,在伯昌打算離開時向伯昌感謝。
“不用謝了,只要你不覺得貧道多事就好。”伯昌笑著說道。
“弟子不敢,能得前輩垂青,實是天大的造化,高興還來不及呢,哪里會生出這般心思!”
伯昌聽到此話不由哈哈大笑起來,“好一張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