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是天蓬山靈嶠宮赤杖真人門下弟子,少履中土,你可能沒有聽說過……”童子說道。
原來三人乃是東海盡頭,落漈過去,高接天界的海上神山——天蓬山絕頂靈嶠宮赤杖真人門下弟子。童子乃是真人嫡傳大弟子——赤杖仙童阮糾。那穿藕合羅衫的少婦,名叫甘碧梧,乃是赤杖真人五弟子。那身著白蟬翼紗的名叫丁嫦,乃是赤杖真人七弟子。
赤杖真人在唐時已經得道,成了散仙。自經過道家四九重劫以后,便在天蓬山絕頂建立仙府,率領兩輩弟子隱居清修,度那仙山長生歲月,不曾再履塵世。那靈嶠仙府地居極海窮邊,中隔十萬里流沙落漈,高幾上接靈空天界。自頂萬四千丈以下,山陽滿是火山,終歲煙霧彌漫,烈焰飛揚,熔石流金,炎威如熾,人不能近。山陰又是亙古不消的萬丈冰雪,寒威酷烈,罡風四起。兩面都是寸草不生。要越過這些寒冰烈火之區,上升三萬七千丈,沖過七層云帶,始能漸入佳境,到那四季長春,美景無邊的仙山勝地。真人師徒又不喜與外人交往,所以仙凡足跡俱不能到。
據阮糾所說他不僅是赤杖真人的大弟子,同時也是赤杖真人的幾生前的兒子。赤杖真人另外還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常年都在閉關修煉或者煉寶。此外赤杖真人如極樂真人一般也有兩位道侶,阮糾說他這兩位師母在仙宮后宮居住,輕易不會出現。赤杖真人除了嫡傳大弟子阮糾和一雙兒女之外,還有六個弟子,分別是四弟子姚瑟,五弟子甘碧梧,六弟子羅茵,七弟子丁嫦,八弟子宮琳,九弟子兜元仙使邢曼。這些人都是度過劫數靜待飛升的,其他沒有渡劫的弟子零零散散還有不少,阮糾也沒多說。
伯昌心里震驚異常,就算以后峨眉大興,領導天下群倫之時,也不可能有這么多達到能夠飛升境界的弟子。可想而知,這天蓬山底蘊有多么深厚。伯昌雖然知道天蓬山這一脈道統,可沒想到這一脈這么強大。
“你弟弟覺醒血脈,得了上界高人青眼,可謂福德深厚。我們三人請命來見你們,主要是看看小友兄弟倆是何等高絕資質,能得上界仙人另眼相看。”少女踱著小方步,像個老夫子一般,在伯昌周圍轉圈。
“師妹,不可放肆!”甘碧梧輕聲喝道。
“知道了!”丁嫦美麗動人的臉龐只離伯昌的臉一厘米,對著伯昌做了一個鬼臉,才對著甘碧梧回話道。然后乖乖地站在甘碧梧身邊,對著伯昌吐了吐舌頭。
阮糾三人和伯昌相互交換了一下各自的信息,了解對方的性情、品德。若符合自己的口味便打算深交,否則只當熟悉的陌生人便罷了。這當然是阮糾三人的想法,對伯昌無欲無求,自然無欲則剛。
伯昌則不然,一方面不知道阮糾三人是不是真的對他們兄弟倆沒有惡意,另一方面他來到蜀山世界還沒見過什么玄門正宗的前輩高人,內心之中還是有點拳打五臺,腳踢峨眉的中二思想。
“不知是哪位高人托三位前輩照拂我們兄弟,三位前輩可否告知?晚輩感激不盡!”伯昌哪怕心中萬般糾結,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
“機緣一到,你自然就會知道,現在不要多問。知道太多無論對你,還是你弟弟都沒好處!我看你弟弟已經無礙,我等也該回山了。你若有空,可來天蓬山一會!”阮糾一說完,便和甘碧梧和丁嫦駕云而去。
伯昌在阮糾三人離開后就安安靜靜地為仲盛護法,順便整理旁觀仲盛渡劫的感悟。話說伯昌運氣不錯,收攝了一些仲盛劫雷殘留的氣息,凝練出來一朵雷云。這朵雷云雖然沒有天地意志存在,可殘留著不少造化法則。伯昌將雷云中的造化法則和自己傳承中的造化法則對照參悟,竟讓他修煉出一些造化之力來。得此造化之力,伯昌的法力變得溫和起來,不再如以前暴烈而難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