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聽楊鯉說,南海有上清傳人出世布道四海,難不成真的是你?”陸蓉波想起伯昌曾經自稱是青陽子,便想起楊鯉曾經說過的一個人。
“不想道友居然真的聽說過在下,我還以為道友是礙于情面才說知道我的。”
“道友大德,為諸多前進無路的四海修士大開方便之門,家父與我佩服不已!”陸蓉波壓著內心的激動夸贊伯昌。
“道友不必如此!上古時期,碧游宮號稱有求道之心便可入門,上清法門遍傳諸天,造就了萬仙來朝的修行盛世。如今上清道統沒落,我被傳人自然有傳道的使命!”伯昌也知道空口白牙的,根本讓人難以信服,便又說道:“你青城法門來源于哪里,不知道友你可清楚?”
“這……不瞞道友,這我還真不清楚!”石壁中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傳來陸蓉波結結巴巴的聲音。
“據我所知,極樂真人曾得到一部無名道書,從而道行大進,是也不是?”伯昌旁敲側擊,心里急得發慌,卻不敢表現出來。
伯昌不知李靜虛的功法源自于何處,但他可以根據蛛絲馬跡推測。原著中說青城道法有別于峨眉,那他得到的道書就絕不可能是來自于太清一脈。東昆侖作為闡教祖庭,除了玉清一脈出身的門派,估計也沒人敢強占,所以昆侖派可以斷定是玉清道統。但是伯昌注意到在原著中大家都會忽略的一點,李靜虛和昆侖派基本上老死不相往來,并且游離于太清峨眉一脈以外,反而和棄魔從道的太乙混元祖師相交莫逆。
混元祖師修行的道書是什么?是太乙混元祖師統合一身所學編纂而出的,一部名為《混元真解》的道書。這部道書囊括道、佛、魔三教經典,橫跨正邪兩道,但它的根底卻是道家。它的藍本是太乙混元祖師偶然所得的一部《太乙金章》,而太乙混元祖師曾經邀請極樂真人共參《太乙金章》。
蜀山之中各門各派死守自家教統,非門人弟子不傳,可為何太乙混元祖師卻會邀請別派高人?除非兩人的功法相似或相近,更大膽一點可以猜測兩人的功法同出一門!既然極樂真人修行法門不是太清一脈,也不是玉清一脈,所以伯昌推測青城派源于上清一脈。
伯昌也不管陸蓉波怎么想的,直接《上清大洞玄霄真經》中的一篇《五帝素語內咒》傳授給了她。《五帝素語內咒》內含五種大咒,能夠攝取天地元氣煉化為五臟精氣,對于精氣虧損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陸蓉波被伯昌忽悠的忐忑不安,想要更進一步卻苦于沒有功法,如今被伯昌傳授了一個對癥的法門,她也顧不得矯情,趕緊修煉去了。
“老婆領進房,媒人丟過墻!這陸蓉波也太實際了吧?”伯昌看著再無動靜的石壁,有點憤憤不平。可一想到陸蓉波腹中那仙根玉骨的小石生,心中那點怨念就散的干干凈凈。“我不和你計較,誰讓你是孕婦呢!”
就在伯昌發現禁封陸蓉波的石壁時,極樂真人就發覺有人進了兔兒崖。他門人弟子稀少,自然關注的多。伯昌在醉仙崖的一舉一動都落在他的眼里,伯昌給陸蓉波傳授的《五帝素語內咒》自然也一字一句的落入他的耳中。他雖知窺探別人道法犯了忌諱,卻不可能神經大條放任門人修煉不知來路的功法。
“靜虛,你在干什么?”五福仙子孫洵看極樂真人開著一面水鏡,好奇的看了一眼,“咦,這不是兔兒崖嗎?這小道士是誰?”
“似乎是個南海散仙,誤闖兔兒崖……”極樂真人手指飛舞,想要算算伯昌的來歷,卻發現有關伯昌的天機罩著一層迷霧。“這小道士只怕來歷不簡單,剛剛他傳給蓉波一篇道法,頗為不俗,你聽聽!”
“這《五帝素語內咒》怎么……”五福仙子孫洵一聽就覺得有點熟悉,仔細一想居然和李靜虛得到的那部道書上的法咒是一個路子。
“發現了吧?我聽他和蓉波交談時露出的口風,他修行的是上清法門……”極樂真人點點頭,“蓉波修煉的是《太乙真經》,若是以童身修煉天仙可期,可她如今懷孕導致精元虧損,只能以元嬰成道,今后還要受五十年為奴之苦。現在她得了這《五帝素語內咒》,就能補足精元,這人情欠大了。”
“是啊!成道之恩大于天啊!這讓蓉波怎么還?”五福仙子皺著眉頭,不知道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