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僧二尼一落地對著嵩山二老點點頭,就在達摩洞前坐下打坐,放出佛光將達摩洞罩住。幾人佛光連成一處,五乳峰上佛光普照,梵音陣陣,檀香襲襲。祥云瑞氣中萬朵清凈蓮華綻放華光,天龍八部眾一一浮現,經幢鐘鼓齊鳴,又有千佛浮現合十念經。
整個五乳峰被各色佛光映襯的如琉璃一般,有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無對光、清凈光、歡喜光、智慧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清凈光、不可思議光等等。這些佛光緩緩化為一朵佛光金蓮,開始接引佛門積累的香火愿力。
佛門積累的無數念力香火滾滾如潮,掀起滔天駭浪。金黃、乳白、赤紅等等念力波濤中無數佛陀、菩薩、羅漢、金剛、比丘、比丘尼通通口念“南無阿彌陀佛”,為諸夏未央清凈凈土加持念力。
佛門拿出蓄積幾千年的底牌,云南雄獅嶺長春巖無憂洞和東海釣鰲磯不怎么風淡云輕了。極樂童子李靜虛在嵩山聲勢浩大的氣象剛剛升起時,就目光炯炯地盯著。當三僧二尼出現在嵩山,看著聲勢赫赫的佛光,一下子震驚莫名。東海三仙中的除了苦行頭陀神色不動外,玄真子和齊漱溟眼眸中卻是掩藏不住的驚駭之色。他們都知道佛門實力很強,還隱藏實力和底牌,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佛門底牌如此之大,頓時懷疑自己定下的聯合佛門的策略對不對。
“師兄!佛門有大德出世,還需派人前去祝賀!”齊漱溟對著苦行頭陀說:“如此盛會,師兄就帶著笑師侄走一趟吧!”
苦行頭陀也不說話,直接帶著笑和尚出門了。
“大師兄,佛門……”齊漱溟看著離去的苦行頭陀,眉頭緊蹙。
玄真子用太乙無形仙光罩住洞府,才顯露出來一絲怒色:“這是師尊定下的……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只能等大劫過后才能……”
玄門各派在為佛門強大的實力糾結的時候,佛門有名有姓的大德高僧陸續趕到了嵩山。緊跟三僧二尼而來的尊勝禪師的徒弟驪山七友——文成、諸有功、鐘在、畢半、余中、歸大年、鄢望,與他們前后腳到的是空陀禪師和小寒山神尼忍大師,以及蘇州上方山鏡波寺獨指禪師。
除此之外有小神僧阿童,無名禪師和他門下天塵、西來、漚浮、未還、無明、度厄六大弟子,優曇大師的弟子素因大師、餐霞大師和齊霞兒。還有一些佛門散人,如奇僧一發禪師、聾啞僧、宜昌三游洞俠僧軼凡、岷山玄女廟住持七指龍母因空大師、寒瓊仙子廣明師太、女韋護廣慧師太、睡尼潘度、白馬坡妙音寺神僧一塵禪師等等。
嵩山之上隨著越來越多的佛門中人聚集,虛空之中隱隱傳出諸天光明云和諸天妙音等等妙相。光明云有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歸依光明云,大贊嘆光明云。微妙之音有檀波羅密音,尸波羅密音,羼提波羅密音,毗離耶波羅密音。禪波羅密音,般若波羅密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脫音。無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獅子吼音,大獅子吼音,云雷音,大云雷音。種種妙相讓嵩山生靈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嵩山種種不可思議妙相,讓嵩山宛如西天極樂世界,盛大的佛光隱約撼動虛空。
“阿彌陀佛!”在種種妙相之中忽然之間有一佛號呼出,眾人往其中看去,卻是足不出戶的智公禪師到了。
“南無阿彌陀佛!見過大智禪師!”眾僧向智公禪師行禮。
智公禪師回禮,睜開法眼看著達摩洞中全力煉化香火之力的明凈法身,眼中異色一閃而逝,正色道:“今諸夏未央清凈如來降世中土,成就菩薩果味,修成金剛不壞之體。又演化未央凈土,為東土眾生演講三乘**,我感此機緣,特來相賀。”
智公禪師說完便將一個缽盂丟進了明凈的佛光之中。缽盂之中裝有一捧八功德水,水中有一枚蓮子和一丸功德神泥。
明凈雖然不能分神檢查一下,卻能覺察出來其中浩大的佛力,直接就將東西引進了佛國之中。缽盂進入佛國之后,直直向中央的最高峰落去。
“轟!”
缽盂落地生根,居然化為類似池子泉眼一般的古怪東西,非金非玉,成八角,分別雕刻著**、寶螺、法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等物,也不知道是何物所制成的。更讓明凈驚訝的是,缽盂落地之后就如同是山峰天然生成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