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原本以為這謝群應該是很有才華和技術的人。居然滿嘴里跑火車,這個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謝群,不會真的我們給搞錯了吧?”張超民暗道。
謝群表情還是那副要死不活的樣子,他繼續用投影儀展示著他的合作文件,說道:“我初步想讓TEC宇航作為一個單純的設計單位,至于代工我想交給你們去做,畢竟你們的經驗非常豐富了,我能夠提供相應的技術和設備,也可以授權你們用TEC宇航設計的火箭進行其他任務。不過,你們需要優先滿足TEC的發射需求。”
張超民直搖頭,說道:“這不可能的啊,即便是我們真的跟您進行了技術合作,華夏航天還有更多更重要的發射任務,比如我們的天宮計劃和登月計劃,TEC畢竟是商業發射,不會比這些國家任務擁有更高的優先度的。”
謝群其實也不是沒有考慮過這個事情,選擇華夏航天作為合作伙伴,也是他認為比較穩妥的辦法。顯然華夏航天不可能跟他一樣做事飛快,但是至少他可以當甩手掌柜,讓他們自己去搞。華夏航天有著大量人力和資源能夠利用,但是謝群可能連初期組建TEC宇航的團隊都很困難。
國家雖然喊著航天開放給民營企業喊了很久了,但是這種事情壁壘還是很重的。幾個頂級大學產出的人才,基本上都供應給華夏航天這樣的企業了,謝群之前已經做過一次調查,確實有一些航天人才出來之后沒有繼續搞航天,成了別的從業人員,但是這些人比一直在華夏航天里歷練成長的那批人,就差了一些。
其實現在中國航天事業人才濟濟,骨干人才很多都是二十三十多歲的青年,中國航天主要還是差在積累上了,等這一批人成長到四五十歲,后續力量也起來了,那個時候中國航天的就會徹底碾壓這個星球上其他國家的航天人才儲備。
只是,謝群可等不了二三十年。他找華夏航天,就是為了盡快搞定。甚至,他還希望利用只有1.5噸載荷的快舟系列火箭,先打幾顆衛星上去,進行初步的試驗。
他并不對華夏航天能夠替他代工火箭抱太大希望,估計沒有自己的掌控,對方消化他的離子電推進火箭也需要一定時日。
既然這樣,謝群認為也沒有什么積蓄糾纏的必要了。
“那么我明白了,張總,我會安排TEC通信的人跟你們接觸討論發射衛星的事情的,那么今天就到這里,感謝。”說罷謝群關了投影儀,一絲不茍地將其收進自己的書包里,拉上拉鏈,背在背上。
他對有些懵逼的張超民和楊亞邦點了點頭,說道:“我知道怎么出去,再見。”
背著書包的謝群就這么走了。
張超民總覺得這事兒到處都是奇怪,突然道:“他不會真的打算自己搞火箭吧?”
楊亞邦哼了一聲道:“愿意搞就去搞,不是所有人都能當馬斯克的,等他撞個頭破血流,自然會回來求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