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家電視臺,都在聯系我們,希望我們能過去制作他們的脫口秀節目。”
黃振奇對劉明說。
畢竟《脫口秀大會》這么火爆,只要腦子沒問題的,就知道,這款節目,肯定是要紅火一陣的。
人類的本質就是復讀機。
在娛樂圈當中,同樣也是如此。
某個類型的節目一旦火了,跟風的馬上就會出現。
并且,你還沒辦法告人家抄襲,因為對方肯定會進行一些修改。
這放在文學界,叫融梗。
影視圈的話,可以叫致敬。
“不去。”
劉明搖搖頭:“這種節目說白了,就圖個新鮮,還有就是品牌效應。”
這是實話,哪怕脫口秀是他最先做的節目,劉明也不得不承認,其實這里面真的沒什么技術含量。
找幾個段子手,請幾個有黑料有爭議的藝人,就能做一期脫口秀。
為什么當初他要《脫口秀大會》的版權留在自己手里,原因就在這。
雖說做綜藝節目挺賺錢的,但劉明并沒有長久打算做這個類型的節目,不然也不會告訴齊爽,面試那些編輯的時候,提前說好,只簽約到第二季《脫口秀大會》結束。
說白了,就是臨時工。
倒不是劉明打算讓人家頂雷,而是他很清楚的知道,自己這個公司,開不長。
既然這樣,弄一堆人在公司,豈不是浪費資源?
用拍綜藝賺來的錢,去拍網劇,然后再用拍網劇賺的錢,繼續去拍網劇。
這才是劉明的計劃。
至于電影?
抱歉。
劉明從來沒想那么多。
影視圈的水太深,這一點,他上輩子就深有體會,不然也不會從一個雄心勃勃的年輕人,變成混吃等死放浪形骸的人渣。
這輩子雖說不打算當人渣,但劉明還是不認為,自己和黃振奇加起來,就能橫掃娛樂圈。
當然,他倒不是覺得這個圈子真的如何如何,只是明白自己的能力而已。
很多人總是用偏見的目光看待娛樂圈,覺得這里又臟又亂又陰暗,各種黑幕暗箱操作。
可問題是,整個社會的每個角落,難道就有什么不臟不亂不黑暗的地方嗎?
官場上有貪官污吏,也有廉潔奉公的好官。
醫院里有辛苦風險的醫生,同樣也有伸手要錢的人渣。
有黑暗的地方,自然也就有陽光的所在。
美好和陰暗,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
把自己的思維局限在某個地方,過分的苛責,其實也是一種狹隘的體現。
“我知道了。”
聽到劉明的話,黃振奇點點頭:“你什么時候和白潔簽第二季的合同?愛奇視頻那邊已經急瘋了,現在廣告商整天堵著門。”
這是自然的,第一季只播出前兩期,總點擊量就突破一億。
這意味著什么,只有那些專業人士,才會明白。
如今華系亞的視頻用戶,對外號稱兩個億。
換句話說,按照數據來說,起碼有一半的人,觀看過《脫口秀大會》的前兩期。
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概的數據,事實上,真正觀看過的人,應該也就是幾千萬人。
但這就已經是一個非常夸張的數字了。
同一類型的《吐槽大會》,迄今為止的點擊量還不足三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