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幅字:“夫天下有大勇者,志不能測,剛不能制,猝然臨之而不驚...”
第五幅字:“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我在,則天下安之!”
第六幅字:“今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從左至右,一幅幅字體看過去,每一段內容都表達著一種不同的胸懷。
金啟年、金啟元,還有所有王孫都神情專注,神情動容。
苪和玉先生開始為每一副字體做更深一層次的講解,描述出它們誕生出的背景,描述出它們所透露出的希冀...
下邊,李二看似面無表情,內心實則卻是有些驚異,從進屋起,這一樁樁卻是都和他有關,不管是青山關的那個劍仙,還是馬甲‘孫行者’。
很快將心中的驚異撇去,隨著苪和玉的講解,李二腦海中的情緒都有被帶回到了那場殘酷的戰爭中。
時間不斷在流逝,不知何時起,書齋外開始下起了大雨,竹葉被風刮得簌簌作響。
“不管是一位位武者、軍人、將軍,還是那位絕世劍仙,又或者筆名叫‘孫行者’的網友都是令人崇敬的。”
許久后,先生的情緒漸漸舒緩,只聽他一字一句的說道。
“武者,就應當有這種大氣魄!”
三哥王啟元眼眸中綻放出光芒,只聽他憧憬的道:“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我在,則天下安之!”
“好一個我在,則天下安之!”
“三哥,我更喜歡最后的那句詩,十步殺一妖,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此去泉臺招舊部,錦旗十萬斬閻羅!這句詩才是大豪情!”
......
先前對李二有多鄙夷,此刻,這些王孫們對那絕世劍仙,對那孫行者就有多崇拜,不斷鼓吹著。
“諸位,現在,大家也嘗試著凝練梳理著自己的精神、意志,或此時的心情等,最后用一句短句,或作一首詩來表達出來。”
苪和玉先生伸手壓了壓,待書齋安靜下來后,才又是道。
他走下書齋,給每個人發了幾張宣紙、筆墨...
哪怕是最后排的李二與另外兩位教習也同樣是如此。
李二看了看窗外,隨后又閉上了眼睛。
在他的耳邊是雨聲,是風聲,是葉子聲......
胸懷勃然開朗。
抓起毛筆,便是寫道: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書齋外,雨還在下,李二雙眸有神,心境卻也越發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