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在正門外喊話:“皇上有旨,宣靈師門使者覲見。”
不一會兒,蠱手拿著青鹿的信函入內,恭敬地跪拜道:
“靈師門護靈殿四護法杜門蠱前來覲見,恭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同治帝一看這場面,不覺發懵,明明是兵戈相見,勢不兩立的對手,怎么還向他下跪呢?
不光同治帝懵了,左右階下的大臣也都懵了。
同治帝勉強說道:“平身吧。”
蠱有禮有序地站起,作揖說道:
“蠱此次前來,是來表明掌門的求和心意。皇帝陛下,我靈師門絕無反叛之意。”
同治帝質問道:“既然沒有反叛之意,為什么朝廷催要糧食,你們卻不給。這不是抵觸朝廷是什么!”
“皇上請聽我解釋,掌門那日已經準備好了十五萬石糧食,但是有一名部眾不愿服從,這才背著掌門摻雜了沙土去。掌門已經將此人(清軍死尸作龍將的替身。)就地正法,懸掛靈師門。為了表示誠意,掌門說只要皇上答應議和,我們會將朝廷的軍馬奉還,連同官員。以及十五萬石糧食一并上交,以備朝廷之用。”
左右臣子開始議論起來。同治帝也心動起來。
“你且下去,容我和臣下商議。”
蠱拜了三次,退下了。
“眾愛卿你們怎么看?”同治帝問道。
結果是只有葛布哈哧仍然堅持原有意見,其他人都懇請同治帝罷兵言和。
“皇上,如今靈師門防御如此松懈,一旦錯失這般良機,以后再找機會就難上加難了。”葛布哈哧竭力勸諫。
“可是,你也不是不知道,動用軍隊,就需要給他們糧草供給,就需要拿出銀子修造軍器,這可是耗費錢糧的大手筆。剛剛與眾位臣子商議與靈師門動兵,是沒有退路的事情,如今,有了退路,還要動兵戈,這是下下之策。”
同治帝說完這句話,除了葛布哈哧外,其余人都叩首道:
“皇上明鑒!”
葛布哈哧看到這樣的局面,也不得不同意。
同治帝當即說道:“馬上宣靈師門使者覲見。”
不久,蠱入內。
“我大清國兵強馬壯,如果取你們靈師門不過探囊取物。但是,我大清也是正義之師,絕不會對自己的臣民動刀劍,既然知道了是一場誤會,我大清自然歡迎臣民的歸服。你們掌門的議和信我看了,情真意切,慷慨激昂,我深深感動。決定答應議和。我即刻擬旨,告知議和之事。”
蠱跪拜道:“謝皇上之恩,我回去定當稟報掌門皇上胸襟之廣闊。”
之后,蠱返回,將同治帝的親筆之旨交付給青鹿,青鹿立即釋放了張安及其部眾,并一并交付十五萬石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