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仙卻松了一口氣,經書上記載的催眠術果然有用,不枉他花費小半夜的時間去研究。
吃罷早飯,兩人重又上路,這一次卻沒走多長時間,就聽車夫喊道:“兩位相公,杭州城就要到了!”
許仙掀起窗簾,探頭向外看去,遙遙就望見一座城池的輪廓在地平線上若隱若現,仿佛一只漆黑的巨獸,三面被青山環繞,秀氣蔚然。
車行漸近,杭州城的面貌也漸漸變得清晰起來,炊煙裊裊升起,漸有人聲傳來。
馬車從城門緩緩駛入,街上行人來往,貨郎正挑著擔子沿街叫賣,嗓音洪亮,沿街店鋪林立,鱗次櫛比,一眼望去,米行,酒坊,當鋪,客棧應有盡有,其繁華熱鬧之處更勝自是錢塘許多。
雖是深秋,但葉未落盡,陣風吹過,如蝶飛舞。
整座城池仿佛籠罩在一種靜謐的氛圍當中。
許仙尚是第一次來杭州,忍不住心中好奇,坐在車中四處瞧看起來,孔攸亦是如此,倒頗有一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
一路上詢問了幾名杭州城本地的住戶,這才穿街過巷,來到此行的目的地——白鹿書院。
車夫道:“兩位相公,白鹿書院到了,小的就此回去了。”駕車返回自不必談。
許仙站在寬闊而稍顯冷清的街道上,看著眼前這一座青磚碧瓦,占地極廣的府苑,無不感慨道:“白鹿書院嗎?總算到了。”抬腳向其中走去。
書院當中,青松林立,玉竹橫斜,許仙剛剛進入院中便吃了一驚,原來迎面是一尊巨大的白鹿雕像,俯臥在地,鹿首高昂,眼眸溫潤,仿佛在眺望仙閣,栩栩如生。
鹿口中流出一道銀瀑,陽光下熠熠生輝,正是書院四景之一的‘白鹿望仙’。
白鹿書院亦因此而得名。
許仙二人在白鹿前駐足觀望片刻,這才沿著一側的道路向書院深處走去,沿途殿宇重重,亭榭林立,曲折回廊,其間有三三兩兩的士子聚在一起,議古論今,談經說史,正是意氣風發年紀。
白鹿書院依山而建,越往深處去地勢就越高,景色也愈加瑰麗,到得后來,仿佛置身畫卷之中,移步換景,倒似仙家府邸也似。
兩人依著指引路牌沿途拾階而上,沒過多久就來到負責接待新生的地方,待查驗過身份之后,辦好身份名牌,就有人領著他們去分配的宿舍。
一片蔥郁的竹林當中,一座竹屋靜靜矗立,悠然寧靜,引路人指著竹屋笑道:“這就是你們的宿舍了。”
許仙望去,只見眼前這片竹林十分廣袤,也不知占了多大面積,一間間竹屋點綴其中,與林海融合到一起,仿佛天然就該如此。一陣凜冽山風吹來,群竹搖晃,宛如波濤。
白鹿書院的宿舍都是這樣的竹屋,眼前這片竹林正是院里規劃的住宿區,學生無論貧富貴賤,都是一樣的住所。同樣也是書院四景之一,名曰‘竹海聽濤’。
鳳竹四季常春,濤聲四時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