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保安堂往西方向數以千里之外,群峰連綿,狀若大龍盤踞,杳杳冥冥,不見盡頭,正是天下聞名的昆侖仙山。
群山如玉,頂摩霄漢,其中一座山峰云汽回望,層林盡染,隱有寶光浮現,陰晴眾壑,縹緲如世外仙山,便是乾元山。
半山腰處,煙氣幽幽,碧樹染晴,林間深處,露出一角陡峭斜崖。
視線來到近前,只見那崖前竟似有人家,小橋流水,有金色錦鯉在水中嬉戲,池邊栽種著幾株料峭寒梅,盛開紅花,釋放幽幽清香。
崖底處卻被開辟出一座約有丈許寬的洞府,曲折回轉,難窺其深,上書‘碧霞洞’三個古字,道氣盎然。
洞府當中,正有兩個道人在石案前相對而坐。
案上,一壺美酒,兩盞小杯。
左邊那道人頭扎道髻,身穿杏黃道袍,背負長劍,手邊放著一柄拂塵,腰懸紫色葫蘆,是個極為俊美的男子,看其面貌竟與許仙店中懸掛的呂祖畫像有七八分相似,正是上洞八仙之一的呂洞賓。
呂洞賓正與對面之人論道之時,忽然像是感應到什么,臉上露出些許古怪之色,不由搖頭失笑。
他對面那道人見狀,不由問道:“道兄為何無故發笑,可是我適才說有什么地方不對?”
呂洞賓卻搖頭道:“非也非也,小弟剛剛聽到人間有兩個人正在討論我,因此才不免失笑。”
對面那道人聞言奇道:“哦?是什么人?”
呂洞賓看了他一眼,笑道:“說起來,其中一個人可是跟道兄你大有關系!”
見對方露出不解之色,他伸手一拂,掌指間自有仙光流淌,頃刻間于身前匯聚成一片形似水波的明鏡,鏡中清晰的映出保安堂中,許仙與白素貞小青三人談論的畫面。
對面那道人還未開口,他身后的童兒看著畫面中的許仙,不禁驚訝開口道:“這,這不是……”說到一半才發覺自己的失態,心虛的看了身前的道人一眼,連忙閉上嘴巴。
“原來是他!”
道人看到許仙的身影后,輕輕一嘆,臉上露出些許回憶之色,似乎又想起在錢塘縣時的情景。
這道人一身古舊道衣,面容消瘦,看去人近中年,身上滿是滄桑之意。若是許仙在此,一定會認得,這道人正是昔日在錢塘縣引他入修道之門的元清道人!
呂洞賓輕撫下巴,看著畫面中的許仙,笑道:“道兄,你這徒兒可是不凡啊,這才不過兩載光陰,就已經快要成就元神了。即便放眼天下,這等修煉速度也算是極快。”
元清道人聞言道:“我當日只是傳他法門,并未留下任何指點,他能走到這一步也算是不易。”許仙修行的速度,著實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呂洞賓向元清道人看去,笑問道:“道兄當年為何要傳此子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