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艾倫的話,埃里爾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
經歷了剛才的一番鬧劇,埃里爾已經徹徹底底地從醉醺醺的狀態中清醒過來。此時此刻,距離艾倫不過一步之遙,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靈魂深處漸漸復蘇的神眷力量。
《黑暗圣典》記載,“使者大人”不僅自身實力強橫,還能促使周圍的信徒們一起變強。
他覺得自己不可能認錯人。
不過,正當埃里爾想要出言反駁的時候,他突然意識到一個嚴重問題:
為什么使者大人要在他面前拒絕承認自己的身份?
會不會是他另有計劃,不希望信徒們把他認出來?這樣一來,他才能更好地欺瞞敵人,實現自己的目的?
……
埃里爾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畢竟,按照《黑暗圣典》上的說法,之前那位使者也同樣是偽裝成普通人,悄無聲息降臨在人間的——
那位“使者”在自己的腦子里制定了一套周密的計劃,卻從未向包括信徒在內的任何人展示過計劃的真正內容。他對外界表現出來的一舉一動,后來都被證明是精心策劃過的假象與欺騙。
不論是敵人還是己方,都從未猜透“使者”的真正想法。
而光明教會,也在一次又一次錯誤的判斷中實力大損。
直到光明女神降臨人間的分身死于“使者”之手,所有人方才如夢初醒,對“使者”深不可測的心思又敬又畏。
從那一天起,光明教會繼“邪神”、“死亡之神”、“恐怖之神"后,又給黑暗之神扣了“詭計之神”、“欺詐之神”的帽子,顯然對此心有余悸。
與此同時,黑暗神殿的大祭司一次又一次地向信徒強調:“只要使者降臨,作為信徒的我們應該把他的話當作神諭,無條件服從他的一切命令。不論他的命令有多么荒唐,多么難以理喻,都不要問為什么,照著做就是。”
……
想到這里,埃里爾忍不住在心里連連感慨:《黑暗圣殿》說的沒錯,使者大人果然深不可測。
為了不破壞使者大人的計劃,埃里爾不假思索地站起身,一臉歉然地對艾倫說道說:“抱歉,先生。我確實認錯人了。”
說罷,便重新拎起斧頭,朝著自己的雜貨店走去。
他走得太過于干脆,以至于艾倫有些反應不過來。
望著埃里爾拎著斧頭離去的背影,艾倫無奈地搖搖頭,在心里感慨道:“唉,那混蛋,果然是酒喝多了。”
隨后,他便大步流星地朝著鐘樓繼續走去。
至于那個黑衣蒙面小偷,則依舊靜靜躺在磚石地面上,與月光為伴。
…………
幾分鐘后,艾倫沿著狹窄的木制螺旋樓梯,登上了鐘樓之巔。
此時夜色已深,整座坎布里奇小鎮在月光照耀下安然入睡。唯有幾盞燃燒的煤油燈,稀稀疏疏散落在房屋之間,宛如自天空中墜落的星辰。
風景如畫,但艾倫卻沒有心思觀賞。
他盤膝坐在地上,面朝欄桿,背靠銅鐘,再一次翻開《星象與預言》,溫習他之前寫下的筆記。
實話實說,或許是因為命運本身就是玄乎其玄的東西,關于選擇命運主星這件事情,就算是法師塔,都沒有一套明確的、按部就班的方法供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