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易原來沒有見過浮橋,所以不太當回事,但這下親眼看到,一座窄窄的浮橋已經被河水沖彎,隨時在河上飄蕩的時候,就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于是立刻按照一排長的命令,招呼二班新兵停下腳步,“全體都別停,都別坐下,目標,五百米外的浮橋,慢走過去。”
營長見到二班新兵不在奔跑,而是停下走路,連忙叫停了司機,自己也從吉普車上走了下來。
讓新兵們走浮橋,這是營長的第一次嘗試,因為他意識到軍改后,精兵化路線必然是趨勢,而新兵則不能在按照老方法訓練。
不然耽誤了新兵最佳的三個月成長期,等下了連,習慣一旦形成,在想改就不容易了。
而他之所以想訓練浮橋,一是想到西南地區,東南地區,南方地區水系網絡發達,支江支流的水道有很多,如何能順利的通過這些水系,訓練浮橋必不可少。
別想著舟船部隊能隨時待命,那些部隊都是為重型部隊服務的。一般的步兵,待遇不可能這么高,再說,步兵們是沖在戰場第一線的,不可能事事都等著后勤部隊的舟船部隊來解決,那就太耽誤戰機了。
在加上,營長從小生活在革命老區,飛奪瀘定橋的故事,他是耳熟能詳。
或許現代戰爭,一座橋并不起眼,但如果打仗時,真的需要去奪橋呢?那現在是不是可以加以訓練?技不壓身的道理他是相當清楚的。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訓練浮橋的危險性太大了,因為浮橋僅僅就是一塊塊聚乙烯板拼接而成。
聚乙烯板雖然質量好,但是重量實在太輕了。
或許有人會覺得,輕還不好嗎,那不是一次能上更多的人?這話沒錯,但重量輕,河水一沖就會隨波飄,一旦有水的波紋經過橋,橋就會晃。
營長昨天在弄好這座橋的時候,自己上去走了一圈,當時他是體力充沛的上去,但即使這樣,也得小心翼翼的走,才很勉強的通過這座浮橋。
這其中自己強大的心里素質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營長在走到河中心的時候,看到已經沒過腳底板的河水,心里真的太緊張了,他知道河水的深度有六米,一旦摔下去,那就是撲通沉底。
因此心里承受能力不強的戰士,想通過這座浮橋,真的太難了。
尤其還是,戰士們經過十幾公里的越野跑,不光是心里還是身體,都已經乏到了極點,這時候在過橋,難度不言而喻。
所以他看到二班過橋前,由跑該走,恢復體力的時候,很期待,也很緊張。他特別怕二班戰士落水,如果是那樣的話,這次的訓練危險性,就真的太大了。
孟易看到營長走下車,剛想敬禮,就被營長止住了,“訓練期間不用敬禮,孟易,你想好怎么過橋了嗎,你有沒有信心帶著全班新兵一塊過橋?”
既然過橋是訓練任務,那就算是沒信心,也必須干,“營長,請您放心,我會帶著二班全體新兵,沖過這座橋,獲得這次野外訓練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