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開信中,唐浩澤透露出了他的部分野心。那就是讓中國的PLED研究在南朝之前搶灘登陸。
但有一個更深層地的野心他沒有透露。他所有的布局,都是為了讓智能手機能搶灘登陸。
高端手機,一個優質的屏幕是必要的。而高端手機需要的屏幕,通常是PLED。比如未來的蘋果和南朝未來出產的高價格手機,使用的都是PLED屏幕。
那些屏幕的價格比部分TFT屏智能手機的整機價格還高。
東亞三國都是工業大國。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工業技術方面,中國依然有很多方面落后于日韓兩國。
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電子產業都是日韓兩國的優勢產業之一。
唐浩澤希望能在這方面的產業布局方面將南朝搞下去。至少能在高檔智能手機方面取代它的地位。
南朝如果失去中國市場,并且海外市場遭到中國智能手機的壓縮。那么在移動通訊方面,南朝的企業就會失去抵抗能力,最終失去競爭力。
唐浩澤進行的是一個大布局,成功的關鍵在于中國的智能手機能否實現真正的國產化。
南朝的手機,比如三星。他們的強就強在硬件的生產技術方面。顯示屏就不說了,僅僅是芯片方面,南朝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用了幾十年時間開發了自己的芯片。他們的芯片雖然無法和IBM相媲美,但用在手機方面卻已經足夠了。
而中國在手機這樣的產品上,核心的東西幾乎沒有。未來的智能手機,內部在于芯片,外部在于屏幕。另外一些可以凸顯性能的零部件,比如高性能的攝像頭,中國都沒有。就算有生產也是別國的技術,專利費的成本都不低。
而且中國生產手機的企業大多因為基礎技術不行,跟不上時代的變化。目前的情況是,生產了幾年的低檔手機,在手機行業升級換代時,中國手機行業每每城頭變幻大王旗。今天他銷量第一,明天他突然銷聲匿跡。
總的看來,好像只要有錢,什么企業都可以生產手機似的。
經過七八年的產業調整,才會終于出現一批真正的生產手機的企業。而那些企業都是一些儲備了大量技術、和足夠資金的企業。
諸如手機中的戰斗機,很快就只能去非洲戰斗了。
手機這個產業,已經處于朝陽時期,智能手機的新時代馬上就要來臨。留給唐浩澤布局的時間已經不多。
在未來幾年內,中國手機很難超越其它國家的工藝。在這方面誰也沒辦法。不是說他帶來幾個未來的點子就能改變的的狀況。
出現那樣的情況,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才是根本原因。如果他現在將未來的一些概念提出來。他自己做不到,說不定反而被外國人借鑒了,最后只是資敵。
中國的手機想要搶占市場,最強的手段就是低價格。
但低價手機的前提是低成本。
而智能手機的主要價格在于芯片、內存、攝像頭和屏幕。那幾項,任何一項的成本降低了,都能讓手機的價格降低很大的一截。
而唐浩澤已經在研究芯片。內存應當可以自己生產,芯片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
像攝像頭這樣能凸顯手機價值的東西。需要工藝、材料學和軟件的等等方面技術的全面提高才能將高性能攝像頭裝到手機上。
目前唐浩澤唯一有把握的,就是降低顯示屏價格。為此他做了兩年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