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理解唐浩坤的擔憂,但唐浩澤還是覺得對方很小農意識。
任何產業的發展過程肯定會出現一個興起、擴張,然后收縮的過程。
如果唐浩坤推廣蘑菇種植,實際上也是在搶其它地區蘑菇種植戶的飯碗。當這產業發展到瓶頸后,自然會有人因為不賺錢而退出。
等整個行業達到平衡之后,雖然沒一開始那么賺錢,但總是會賺錢的,而且比較穩定。在這之后,誰賺得更多,就看誰更有能耐了。
那實際是市場競爭機制建立的過程。
唐浩坤擔憂的那種情況,不管是什么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經歷。
“坤哥,其實我覺得那并不是什么大問題。蘑菇誰都可以種,但蘑菇也有區別的。一些蘑菇香味濃郁、肥厚可口,而一些人種出來吃著單薄無味,如同嚼木。最后還是要看誰的技術更好,誰更有辦法。”
唐浩澤頓了一下又說:“我們村的人基本都在種蘑菇,你肯定也吃過,吃著感覺和市場上大量銷售相比如何?”
“很大很肥,而且吃著很香。”唐浩坤自家就種著有。不管是曬干的還是新鮮的,吃著都要比其他人在市場上賣的要好。“聽說菌種是你那家農業公司提供的。”
唐浩澤沒有否認,說:“那是恒遠集團培育出來的第一代香菇,恒遠集團的產量很高。第二代更好,但不對外擴散。我在青【2】海有種植,恒遠集團生產規模也相當大。浩強提到要種植蘑菇,我就讓恒遠將第一代的孢子賣一些給鄉親們,但是應該不會大量外流。”
那是唐浩澤賺錢東西,唐浩澤可以拿出來給村里的鄉親們。但唐浩坤在想要政績也不會開口跟唐浩澤要那些孢子。
他引進的只是種植香菇的經驗。目前在隔壁鎮雖然發展大出一定的合作社,但種植規模還是不夠大,而且種植的只是普通的品種。所以他們都不擔心塘尾村鄉親的經濟收益收隔壁鎮種植蘑菇受到影響。
唐浩坤聽了唐浩澤的話,心里有了自己決定。他又談了一會,喝了兩壺茶后就走了。
到了晚上,唐浩強和唐浩明也來了。
他們倒不是特別為什事來的,就是想來和唐浩澤聊聊天。
如今兩人都各自管著自己的生意,在灣州也算是一號人物了。
唐浩強管著經合社,目前是灣州本土最大的市營農業經濟體。
而唐浩明在長江一帶搗鼓了幾年,經營這一條小龍蝦。他不僅自己養殖小龍蝦,還通過和圈子網的專賣平臺合作做收購批發,如今他的公司每年加工銷售小龍蝦近六萬噸。還經營一個蝦殼加工廠。
唐海明的公司是他們三兄弟合資的,圈子網只經營一個平臺。所以他們三兄弟的生意其實也已經做得挺大。
他們的話題很發散。有談到唐浩明養的小龍蝦,也談到互聯網對農產品銷售的作用。當然談論最多的還是村里的變化。
說著說著,唐浩強突然提到一個人:“浩澤,你還記得龐廢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