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到的秘書送來的文件盒,首先找到去年損益表。
他看過之后,才知道原來柴達木基地在去年下半年就開始實現了盈利。雖然利潤率很低,但正常情況下,已經不需要天方資產再向基地注資了。
文件中顯示,柴達木基地已經完成不少槽式太陽能發電裝置和風電發電裝置并且聯網發電。雖然那里現在還在繼續投入,但產出已經被投入高,基地的收入已經基本滿足自身后續投資。
所以他說的盈利是指基地已經可拿出閑錢來了,雖然數額并不是很大,但能自給自足就足以。
除非他加快發電裝置的建設進度,不然以后他是無需在為那里的資金問題煩惱了。
唐浩澤一目十行地將那些文件過了一遍,發現基地的營業額竟然已經相當不小了,去年的營業額竟然已經達到四十億人民幣。主要是花卉、菌類和發電生產帶來的收入。
而且今年第一個季度的營業額竟然是同期兩倍多。就算是比去年最好第四季度都要好都多。
看來,他是小看那里的賺錢能力了。
他想了一下,決定近期去基地看看。如果這樣模式能成功,中國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同樣的模式開發利用。他也許該考慮擴大這個產業。
晚上,盧夢就從唐浩澤口中知道要去柴達木基地。
第二天一早,她腆著微凸的肚子看唐浩澤收拾行李,說:“雖然馬上就是夏天了,但高原地區早晚溫差還是很大的。你注意身體,還有抗高原反應的藥別忘了帶!”
唐浩澤需要收拾的行李并不多,很快就收拾好了。
盧夢要去送他,他沒讓,說:“被累著自己。我不在家,你照顧好自己。我最多三天就回來。”
當唐浩澤的飛機時隔一年多再度飛抵柴達木基地機場時,他透過舷窗看到外面的大棚占據的范圍到了好幾倍。林立的垂直發電機組望不到邊,聚光槽的反光也明顯多了不少。
看得出來,這基地的開發要比他想象中快得多。
另外,他還在機場外側很意外地看到有零星分布的蒙古包。
他下飛機后問來接他的基地負責人:“那些蒙古包是怎么回事?”
“那是蒙古族牧民留在這里定居了,他們之前都是游牧民。但是,去年他們我們這里種植了牧草出售,他們就來到這里過冬。原本來了有三十多戶,不過春天之后不少人都都去放牧,只有這些人留了下來。”
“他們留在在這里做什么?”唐浩澤奇怪了。“他們以什么為生?”游牧民通常都是一家人才能將家里的牲畜管的過來。現在一些人留下來,一些人出去放牧,這未免不合常理。
基地負責人笑著說:“是這樣的。自從我們在網絡上放送廣告后,我們基地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來的游覽。這里已經成活的綠化面積已經達到一百多平方公里,一到春夏季節這里一片野花。另外還有風力發電機組,這些機組的外形美觀,而且安靜,能吸引不少游客來游玩。再有就是我們這里出產蘑菇和干花瓣也能吸引不少人特地前來購買。”
唐浩澤更加奇怪了說:“我昨天還在網上看到這里的蘑菇都有出售?還有人特地來這里的買?”
“我們對來購買蘑菇的游客給予一些優惠。我們扣除了運費,再打八五折。他們來買,一斤蘑菇能節省上百塊錢。雖然我們每一種蘑菇的都限購。但他們買上十斤干蘑菇就能抵他們來回機票了。至于買干花瓣,只是他們順帶的。”
唐浩澤走到車門前停下問:“我們的花卉產能過剩了?”要不然怎么就有那么多的干花瓣?
“也不能說是過剩。不錯我們的花卉種植出來,也沒辦法每天都能全部出貨,總有要留下來的。等那些花開了,那就沒有什么價值。我們想著也不能浪費,就讓人將那些鮮花都采摘了晾曬干。主要是玫瑰花和茉莉花。據說消費者買回去后是要用來制作面膜或者制作花茶之類的。”
唐浩澤點了點頭,說:“不浪費好。”他頓了一下,又問。“所以那些蒙古包,是為了接待游客的?”
“是的。基地機場現在每天就有一趟抵達的客運班機。分別是從陽城、滬市、成【3】都、京城、蘭城和武漢等地來的。其中滬市是每周兩班,分別是周三和周日,其它幾個城市都是每周一班。”
唐浩澤聽他說完就上了車。
車子進入基地內,直接開去生產區。
基地的生產區占地廣大。大量的溫鵬間雜著風電機組和蓄水塔,可謂是將本地的天然資源盡可能地開發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