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得知真相之后,這些老伙計可沒少向張力抱怨。
不過,一向隨和,待人以寬的張五爺這次卻想是鐵了心一樣,任大伙兒怎么磨嘴皮子,就是不松口,最后,還撂下一句話,“這孩子我要定了,哪位兄弟要是看不慣我張力的做法,大可以投奔別的前程,我張力盤纏送足!”
這話說得大伙兒面面相覷,不敢再造次,誰都知道,張五爺不輕易發火,但是一發火,那絕對是驚天動地的。
眼看此路不通,幾個心思靈活的弟兄就打起了另外一個人的主意,他們以吃酒為名,宴請孫猴子,席中旁敲側擊的慫恿他勸說張力打消念頭。
只是沒想到的是,一向爽快的孫猴子這次也冷了臉,不僅不幫他們說話,反而尖酸刻薄的嘲諷道,“你們幾個大男子真他媽的好意思,合計起來算計一個孩子,還要不要臉了?去涼州玩了一回婆娘,還玩出了這么多的花花腸子,我看你們幾個越活越窩囊了……”
孫猴子劈頭蓋臉一陣痛罵,徹底斷了這些人還想反駁的心思。
眼下,隊伍里一把手和得力干將都堅決的保著這半大的小子,底下的人自然看明白了風向……于是乎,大伙兒再也沒了反對的聲音。
只是,到底什么時候真心接收李石頭成為自家弟兄,那就得靠時間來磨合了……
來自外面流言蜚語,張力和孫猴子幫著擋住了,而來自內心的阻礙,得靠李石頭自己去克服……他得盡快的適應從放羊娃到刀客雜工的轉變。
原本只要看好羊群就行,現在嘛,要做的事情就多了去了。
馬夫的活計他得干,廚子的活計他得干,磨刀師傅的活計他得干,甚至連隊伍里弟兄們的雜事他也得干……總而言之一句話,他就是個萬能的螺絲釘,哪里需要就插到哪里去。
用張力的話來說,這叫做“打磨心性”。當然,孫猴子說得更加直白,“你屁大的本事沒有,就得夾著屁股縫去學!”
話糙理不糙!
李石頭二話不說,任憑隊伍里的人怎么吩咐他做事,他都一一應著,盡力去做好。
他的心思也簡單,單純的認為這是張力給自己的考驗……
他以前聽村里的教書先生吹牛時提起過,什么張子房學習兵法,在寒冬臘月的早上干等了好幾次,那個劉玄德為了請什么孔明出山,三顧什么茅廬來著……貌似那些有能耐的人都有這個脾氣,喜歡考驗來討教的人的誠意。
李石頭不知道張力和孫猴子算不算是有本事,只是那天孫猴子的小試身手給他的震撼實在太大,就像看到了那些傳說中的人物一樣……如果這等武藝都不算是有本事的話,他覺得自己這輩子都報仇無望。
好在他會鉆牛角尖……他固執的認為,張力和孫猴子說能報仇,那就真的能報仇。不然的話,他們那天為什么要信誓旦旦的那么說呢?直接把自己打發走不是更方便么……
所以就一絲不茍的做事吧,等到哪天自己做好了,張力他們就自然會教自己武功……沒錯,這孩子的心理就是這么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