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青鳥報喜,熙國揚名!
“南荒各國蜚毒橫行,焦頭爛額,這熙國國君倒是好能耐。”帝子啟開口,老氣橫秋地贊許道。
南荒蜚毒橫行,危如累卵,帝子啟近日修為突破,成為四品封侯境煉氣士后,雄心勃勃,想要建立一番功績的他沒有多猶豫,跟隨帝暮南巡,救治百姓。
這些日子,帝子啟手下的巫醫、煉氣士救治了不少百姓,在南荒各國贏得了不少民心,名聲大噪。
司土西興侯笑道:“帝子說的沒錯,熙云伯姚云的確有能耐,治國有方不說,臨危之際也能鎮定自若,將瘟疫防治安排的井井有條,第一時間將蜚毒瘟疫掐滅在搖籃中,頗為難得,放眼諸夏天朝年輕翹楚中,帝子與熙云伯堪稱諸夏雙杰。”
起初帝子啟臉上還掛著淡淡的笑容,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樣,可是聽到熙云伯姚云后,他臉色就古怪起來,方才乍然聽到熙國他還沒聯想到那個害他被父王訓的家伙。
聽到司土西興侯夸贊熙云伯姚云,帝子啟心里就很不舒坦,又是這家伙!
父王肯定又要拿他教訓他了!
知父莫若子,帝子啟猜的果然沒錯,帝暮聽到司土西興侯的話后,當即搖頭:
“啟兒哪比得上熙云伯姚云,人家文武雙全,以弱冠之禮掌控一國,臨危不懼,頗有賢君之相,帝子,你得見賢思齊,好好向人家學習、討教。”
帝子啟臉色一垮,暗道自己果然沒有猜錯。
帝子啟心里自然不服,不過父王的教誨他哪敢反駁,當即低垂著頭,小聲道:“兒臣知道了。”
帝暮看了看帝子啟,明白他最服心不服,不由搖搖頭,也沒有再多說,而是問身旁的西興侯。
“熙國雖小,可是也有三座城池,治下百姓逾十萬之巨,蜚毒四起,熙國是如何防治蜚毒的?”
一旁隨行的姜公也一臉驚異,問道:“是啊,蜚毒一傳十,十傳百,一人患病,不出三日整座城池危矣,熙國是如何做到的,難道他們有克制蜚毒的良藥不成?”
司土西興侯搖搖頭:“非也非也,據臣所知在蜚毒爆發之際,熙都也將國內的情況匯報,當時熙國各地也出現了蜚毒患者,不過在熙云伯妥善安排下,瘟疫病情得到了有限控制!”
聽到司土西興侯的話,無論是天子還是姜公、帝子啟都露出凝重之色,一個個認真傾聽。
司土西興侯一直頗為關注熙國,對于熙國的情況比較了解,當下也沒有隱瞞:“在蜚毒爆發之際,熙云伯就極其重視,嚴格管控熙國境內人員流動,親自著書【瘟疫防治書】,讓熙國官吏嚴格按照此書防治瘟疫。”
“此書中,熙云伯極其注重環境衛生,讓百姓們吃熟食、喝熱水,勤洗澡...以此達到避免病邪入體的危害。”
姜公好奇道:“難道吃熟食、喝熱水,勤洗澡能防治蜚毒?”
司土西興侯笑了笑:“或許還真有點用,畢竟蜚毒的源頭在于百姓們食用了沾染了蜚毒的山珍野味,百病從口入嘛。”
姜公搖搖頭:“原來是畫蛇添足。”
這時候一直沒有開口的帝暮卻道:“熙云伯的做法很不錯,即便無法杜絕蜚毒,再不濟也能起到安定民心的作用,蜚毒乃是心神之毒,擔驚受怕、惶惶不可終日反而容易沾染蜚毒。”
西興侯連忙拍馬屁道:“圣上英明,不僅如此,熙云伯還召集巫廟巫童每日巡視全城,將每一個疑似中了蜚毒的人都召集起來,與城中百姓隔離起來,這才是熙國蜚毒得以遏制的關鍵所在。”
帝子啟皺眉道:“南荒其他國家也會將身患蜚毒的病人隔離,可是瘟疫仍然不斷蔓延、惡化,為何熙國就能遏制蜚毒瘟疫?”
西興侯:“帝子問得好,這正是熙云伯與眾不同之處,他之前防治瘟疫的種種措施,看似不一定起到作用,可是卻實打實安撫了百姓,有時候信心往往比黃金更重要,在熙云伯救治了幾個患者后,百姓們對熙王信賴有加,一旦有人感染蜚毒,熙都百姓往往會主動去郊外隔離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