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熙國氣運被二長老巫通施展秘術遮掩,世間除了某些修為通神的強者,尋常煉氣士、巫祝根本看不出熙國的端倪。
那些投靠熙國的煉氣士有心一窺熙國氣運,以此判斷熙國是否值得投靠,然而卻收獲甚微,只是覺得熙國氣運不比尋常伯國差,大有潛力。
熙國不過建國十余載就有尋常百年、乃至千年伯國的氣運,這個評價已經不低了,尤其是前幾年熙王姚宣帶著熙國精銳之師失蹤,熙國氣運跌落谷底之后觸底反彈,能給出這個評價,外地煉氣士們還是看在英明神武、年少有為的熙王姚云的份上。
可是當【百鳥朝鳳鼎】回歸熙國,氣運聚頂的時候,外地煉氣士們方知自己錯了,大錯特錯,錯的離譜了。
他們不是高看熙國,而是大大低估了熙國。
看著頭頂盤旋的氣運鳳凰,又看看如烏云壓頂的氣運漩渦,其氣運分明已經比肩侯國了。
之所以比不上侯國,那也只是因為熙國的硬實力不夠,比如說高階煉氣士、比如說鎮國精銳之師......
一個國家的氣運并不能說明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氣運之力也沒有鎮殺敵軍的威能,可是它是國家綜合實力、潛力的象征。
氣運宏大不意味著強國,可是強國氣運一定無比渾厚,別的不說,想要凝練氣運珠,鎮國禮器必不可少,可是最為關鍵的還是要有氣運之力才行,不然鎮國禮器再多也無濟于事。
有了氣運之力才能凝練氣運珠;
有了氣運珠各國國家才能源源不斷地培養煉氣士高手,
故而強大浩瀚的氣運之力是一個強國的基礎與根本。
看著熙國浩浩蕩蕩的氣運之力,外地煉氣士們無不是目眩神迷,不少被姚云拒絕的煉氣士心中不由閃過一絲后悔。
早知道之前條件開低一點了,若是能加入熙國,勤勤懇懇干上幾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等到日后熙國發達了,說不定還能撈到一筆不菲的氣運珠。
那些剛剛加入熙國的煉氣士們臉上則滿是喜色,振奮不已,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熙國氣運浩浩蕩蕩,媲美侯國,他們就是最大的收益者,想著日后熙國的未來,他們心中充滿期待。
這一次投靠熙國真的走對路了!
每一個新加入熙國的煉氣士心中都不由得閃過這個念頭。
此刻在熙都的有熙氏族人心思也各異。
苗老、巫馬等有熙氏族老們望著熙都上空的異象,心思復雜,熙國展現出來的氣運大大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心中既是擔憂又是欣喜。
一方面欣喜于熙國潛力巨大,未來有熙氏一族實力又增添不少,然而另一方面日后熙國的崛起勢必會改變有熙氏的權力格局,他們發愁于在熙國與虎國之間的站隊。
人群中圣虎公子則冷著臉,心思也無比復雜,他萬萬沒有想到,只是還給熙國一件鎮國禮器,結果熙國竟然鬧出如此大的動靜。
一時間,圣虎公子心中泛起后悔之意在,早知道就不該把百鳥朝鳳鼎還給熙國,以熙國如此龐大的氣運之力,以后熙國氣運珠豈不是源源不斷?
“還好只是給了一件鎮國禮器,若是給了三件,熙國崛起恐怕勢不可擋了!”圣虎公子心中震撼之余不由有些僥幸,不過心中的擔憂卻揮之不去。
熙國崛起之勢已成,日后有熙氏誰當家做主就不好說了!
圣虎公子身后眾人都是無比凝重,唯有一人臉上沒有一絲凝重之色,反而露出好奇與驚嘆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