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面對自己孩子成長大事,天子此時頗為激動,心中頓時有了繼續考校帝子的想法,他倒是要看看,帝子啟在熙國上學到了多少。
“帝子,你向熙國學習,對熙國頗為了解,既然如此,你如何看?以你之間,熙伯能否勝任!”
“回稟父王,兒臣亦贊同司土大人的說法,主持滅蟲大局,需要一位德高望重,壓服各國的人出面,姚云雖有才華,然而與我一樣,年紀尚輕,恐怕不能服眾。”
帝子啟胸有成竹,在進殿前他心中就有了計較,這一次熙國不可避免要出一次風頭,這是大勢所趨,他為了大局,為了萬千黎民百姓,為了父王,他都不得不出面頌揚熙國,推崇姚云。
沒有辦法,論治蟲,熙國的確當世第一,不用熙國滅蟲策,是整個諸夏天朝的損失。
然而,這并不代表帝子啟就完全站在姚云一邊,為姚云美言,為其爭功,這種主持滅蟲大局,為姚云立功德,爭威望的美差,他如何能夠拱手送給姚云。
沒門!
有了方才的鋪墊,帝子啟的話頗有分量,大臣們聽聞帝子啟的話,當即心中連連點頭。
西興侯問道:“帝子,既然您對此事頗為了解,恐怕心中已有人選,不如說出來,讓圣上與吾等參謀考量。”
帝子啟搖搖頭:“孤心中并沒有人選,不過對于治蟲之事有些淺薄的見解,不知當講不當講。”
“帝子,你且說說。”天子帝暮面不改色,佯裝不悅,然而心里卻是很高興,比起只手滅神,鎮壓四海八荒還要激動三分。
帝子啟心思敏銳,一看看破自家父王的偽裝,見到嚴厲的父王頭一次對自己如此溫和,心中如三伏天飲冰,整個人振奮不已。
“那兒臣就獻丑了,以微臣之間,熙國的滅蟲策才是重中之重,只要有了滅蟲策,事情就好辦了,至于主持大局的人選,殿中各位大臣個個德高望重,做事穩重,都能勝任。”
說完,帝子啟呈上奏折。
“父王,這是兒臣編寫的【熙國滅蟲策】,其中詳細描述了熙國滅蟲的各種方法,兒臣以為,此策堪稱當世最佳滅蟲之策......”
隨后,帝子啟在眾人面前概括了熙國滅蟲之策最重要的兩點。
“首先,熙國為了保護耕田,布置了大量驅蟲符文陣,用于驅散蟲豸,保護耕地、林地。”
“其次,熙國研制出了極其低廉的滅蟲巫藥,這巫藥頗為神奇,只對蟲豸有致命之毒,草木牲畜人卻相安無事,有這兩大殺手锏,熙國蟲災得以在短時間內蕩清,將損失降低到最小。”
“若是真如帝子所說,這巫藥能有如此奇效,這的確是最好的滅蟲之法,一舉永絕后患。”殿中眾人議論紛紛,驚嘆連連。
“諸位大人,想要永絕后患,遠遠不夠。”
“這還不夠?”
“自然不夠,蟲子到處都是,再厲害的巫藥也沒法一舉消滅,巫藥治標不治本,蟄伏一年后,來年蟲豸們就會卷土重來,到時候必然又是為滅蟲而頭痛,一年又一年,中土百姓必然苦于蟲豸多年。”
“這...帝子說得有理,驕蟲用心的確歹毒,那該如何是好?熙國是如何做的?”
帝子啟搖搖頭:“這簡單,熙國還有一種滅蟲巫術,對蟲豸施展此巫術,便可使蟲豸所孵化的后代絕育亦或是產卵變少,只需要將這些中了巫術的蟲子放回去,蟲子必受其害,不出幾年,蟲災余波就會消失,重回往日盛景.....”
高大的宮殿下,帝子啟侃侃而談,不斷訴說著熙國的滅蟲之策,這一刻,他忘記忘記自己厭惡熙國,敵視姚云的事實。
此時,他只有一個感覺,人前顯圣,指點江山,真的很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