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神飛升天界,這無疑是每一位大臣的心愿。
成為一方地祇,享受一方生靈念力供奉,無疑是一條可行的捷徑。
對于如何成為一方地祇,成為一方地祇的條件,這是每一位有野心的大臣都關心的事。
天子見眾大臣發問,當即也見慣不怪。
絕地天通天人相隔后,成為地祇的資格一直都在變,大臣們搞不懂,唯一清楚的,只有當朝天子一人。
“欲要成為地祇,
其一,有六品陰神之境修為,又立下大功,當可敕封地祇,一如當年南荒靈山黃鳥,解蜚毒有功于南荒百姓,便賜靈山山神;
其二,有山神令、河伯令在手,傳承有序,無需朕冊封,便可執掌一方,似熙國那條蛟龍那般,只有河伯令,傳承斷了,無鬼神修為,又無大功大德,天朝敕封文書不足以讓其煉化河伯令。”
眾大臣聞言,煥然大悟,受益良多。
“若這么說,除非熙國那條蛟龍蛻凡成神,亦或是積累了大功德,圣上再賜下敕封文書,他才能成為一方地祇。”
天子微微頷首,又補充了一句:“若是上一代地祇有大功德,遺留在河伯令、山神令上,亦可助其成為一方地祇。”
說完這話,天子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氣,作為天子,他理應濟世救民,匡扶社稷,不過在今日的抉擇中,他還是有一些私心。
別的不說,他的確不愿意給熙國賜下敕封文書,不愿熙國成長的太快。
正所謂鐵打的諸侯,流水的天子,每一代天子治世數十載,上百載后,大多都會飛升成神,超脫一切,得大逍遙。
唯一放不下的便是子嗣了。
當年與帝子宣為爭帝位,斗出了真火;如今帝子宣不知蹤跡,其子姚云受命于危難之際,將熙國打理的蒸蒸日上,越發強盛;
這等局面,帝暮不得不為帝子啟擔憂。
不過所幸,熙國那條蛟龍沒有修成地祇的資格,即便賜下敕封文書,也沒法成為一方地祇,一步登天。
說罷,天子不再管敕封地祇之事,而是將目光重新落在中土堪輿圖上。
“熙國滅蟲之寶明日便會獻上,而今中土各地因盡全力滅蟲救災,賑濟災民,諸位愛卿,暢所欲言......”
天子發話,群臣相應,當即大殿之中,君臣奏對之聲不絕于耳。
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滅蟲治蟲稍稍有了眉目,撥亂反正近在眼前,然而一個無比嚴峻的問題又一次擺在天子與眾大臣面前。
缺糧了!
蟲神驕蟲施展浩劫神通萬蟲之廬,喚來無數蟲巢,孵化無數惡蟲,侵擾百姓,蟲豸所吞噬的莊稼田、果林,林木不計其數。
原本豐收年的中土各國一個個缺糧,叫苦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