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商君與神獸朱厭
國祚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一方伯國、侯國想要變法革新極其不易,新的制度的誕生會觸碰規模龐大的士族階級的利益,勢必會引起老牌貴族的反噬。
熙國能夠大刀闊斧對原墨國、山遠國進行變法改革,那是因為姚云手上有數支聽命于他的精銳之師,有上百萬擁護熙國制度的百姓,故而即便兩地士族再如何反抗也無濟于事,鐵騎之下,強權出擊,誰敢反抗就抄家。
墨、山遠兩地舉全國之力都沒能抵擋得住熙國的鐵騎,更何況一盤散沙,烏合之眾,姚云與熙國的意志就是天理,違者必死。
然而其他諸侯的變法革新就不同了,一個神力通天的力士不可能舉著自己的衣領將自己舉起來,一方諸侯國亦是如此。
國君的力量來源于底下的士族,朝中擔任要職的大臣大部分都出自士族,麾下鎮國精銳之師的將領也是士族的,某些偏遠鄉邑城池,也是士族豪強把持,人們只知豪強士族,不認大王。
若是底下士族支持國君,那么國君一聲號令,舉國之力,浩浩蕩蕩,無人能擋,然而若是所有士族背棄國君,那么即便國君再如何雄心勃勃,英明神武,他也折騰不起來。
這也是為何不少諸侯國效仿熙國變法革新,然而苗頭還沒起來人亡政息的原因。
出云國乃是實力雄厚的一方伯國,離一方侯國也只差一步之遙,國中老牌士族根深蒂固,變法革新之路極其艱難,為此,出云國另擇一地,遷都了。
遷都的好處在于新國都沒有老牌士族盤根錯節的利益糾紛,變法改革的阻力、反噬力大大衰減,出云伯可以大刀闊斧變法,土地改革、奴隸改革、大力選拔重用新的人才......
等新國都發展幾年,出云伯扶持起來一批支持變法改革的新興士族,手上擁有了足夠的力量,他就擁有了全面改革改革實力底蘊。
徐徐圖之數載,大事可成!
姚云聽聞了出云國“遷都變法”的經歷后,姚云微微有些吃驚,便問道:“出云國主持變法者乃何人?”
孫沐月道:“回稟大王,此人乃是出云國相云中鶴。”
“此人不錯!”
姚云微微頷首,出云國變法之路倒是與上一世秦國商君頗為相似,當年商君曾二度變法,第一次改革戶籍制度,建立軍功制、廢除世卿世祿制度等等,第二次變法重點便是遷都。
當然,促使出云國遷都的原因不僅是為了變法,而是熙國吞食了墨國、山遠兩國后,熙國與出云國大面積接壤,國都離熙國疆域太近,出云國夜里睡不著覺。
尤其是百里荒率部鎮守出云邊境,其麾下的【鳳皇師】正在沖著五品鎮國精銳之師晉級,雖說比起楚越吳的五品鎮國精銳差得遠,可是對付【靈鶴羽衛】還是不在話下。
在強敵的威懾下,于是出云國繞著夢澤大湖遷都,新都與吳越二國隔湖相對,到時候哪怕熙國對大兵壓境,出云國也有后援。
于此同時,新都的地理位置也比云都更為優渥,水路、陸路四通八達,極其適合新國都發展。
二長老巫通:“大王,您說出云國能夠變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