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禿頭龍,二長老巫通、旱魃娘娘,孫沐月、姜家二兄弟敏感許多,一聽紅薯高產,抗災的特性,三人就意識到紅薯戰略性意義。
熙國群臣一致認同大力推廣紅薯,不用說達到姚云所說的畝產百石,畝產幾十石,就算是畝產**石,其價值也非同小可,畢竟種紅薯與種水稻并不沖突。
尤其是南荒多丘陵山地,水田稀缺,可供開墾的沙地卻不少,極其適合種植紅薯。
姜苗頗為激動:“大王,女魃娘娘尋得的紅薯是無價之寶,值得不惜一切代價大力推廣。”
姜禾道:“不,這是社稷重寶,利國利民的抗災神器,我熙國境內有著大片沙地,平日里根本沒有人耕種,若是能夠利用起來,耕種紅薯,熙國糧食必能翻一翻。”
孫沐月也頗為贊同推廣繁育紅薯,不過作為熙國國相,她看待事情頗為全面,于是開口道:
“紅薯的確是好,值得推廣,不過一時半會想要把它變為主糧恐怕不容易,這些年稻米產量年年攀升,百姓們能吃飽了,也吃慣了稻米,想要大規模推廣,甚至將其變成主糧,恐怕不容易!”
姚云聽著孫沐月分析大規模紅薯的難處,不由連連點頭。
每個人身處的位置不同,眼界也就不一樣,姜禾、姜苗傳承神農氏一脈,于草木之道見解非凡,一眼就看出紅薯的巨大前景,對其推崇備至,認定它是利國利民的重寶。
國相孫沐月為一國國相,她看到的不僅僅是紅薯的好處,更看到了大規模推廣紅薯的難處。
紅薯好處歸好吃,可是將其當成主糧吃,那百姓肯定不愿意,在能吃飽的情況下,百姓們寧愿將精力放在產量低的水稻上。
這是客觀規律,并非姚云、熙國一聲號召就能解決。
姚云笑著點頭:“眼下無災無害,無需紅薯成為主糧,只需要推廣開來,留下足夠多的種子即可!”
“大王,既然如此,那就簡單許多了。”孫沐月聞言,于是笑著道:
“既然紅薯香甜可口,味道極好,產量又高,完全可以像桑田、茶園一樣由國有糧莊投資耕種,如今紅薯獨一份,必定能賣上好價,不僅可以賣給熙國百姓,也可以賣給南荒諸國、中土各大開荒大軍,只要能賺錢,百姓們必然爭相耕種,屆時推廣紅薯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姚云很是贊同地點頭,只要有利可圖,紅薯種植無需熙國操心,自然而言有人搶著種。
就算是到時候百姓們種多了,生產過剩也沒關系,紅薯也能用來養豬,紅薯藤、紅薯都能喂豬,是極佳的養豬飼料。
“國相推廣紅薯便交由你來負責,姜禾、姜苗,今年冬天你們二人多多培育紅薯種子,無需擔憂催熟紅薯的花銷,盡量在來年開春前培育出足夠多的紅薯種子!”姚云吩咐道。
孫沐月詫異道:“大王,為何如此著急?這紅薯并不是膏稻,完全可以徐徐圖之,大肆用符文秘法催熟,這花費可不小,熙國財政吃緊...”
姚云搖搖頭:“今年太平不代表著明年太平,民以食為天,既然有了紅薯,早日將其大規模推廣才是正道,比起些許財帛的損耗,穩固熙國安穩才是重中之重,如今這天下可不太平!”
孫沐月聞言一凜,連忙道:“是,臣謹遵王令!”
......
就在姚云與熙國群臣商討紅薯的時候,旱魃娘娘心滿意足地離開,放心地將紅薯推廣交給姚云與熙國。
離開熙國后,旱魃娘娘沒有繼續尋覓高產農作物,而是向西,向著昆侖之墟飛去。
娘娘受姚云所托,去天之下都打聽打聽姚宣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