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青鸞衛與天府之師!
熙都郊外校場,塵土飛揚,姚云端坐在校場中檢閱軍隊。
姚云并不知道自己以熙國氣運推演江山社稷圖會陰差陰錯改變諸夏天朝大勢,更不知道他的行為間接影響了天子帝暮、帝子啟二人做出影響天下的抉擇。
他所見,不過是這天下局勢紛亂,大世將起。
想要獨善其身,甚至是獨占鰲頭立于不敗之地,唯有強大幾身。
在姚云提出再練兩支精銳之師后,朝中還有不少爭議,孫沐月、偃者阿七等人都曾出面提出反對意見,并且每個人都有不建軍的理由。
如今的熙國越來越大,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彈丸之地一窮二白的偏僻小城,盤子大了,情況也復雜了,并不是拍拍腦袋就能辦成事,個中利益糾纏。
孫沐月為首的人認為擴編新軍勞民傷財,南蠻諸國已定,一時半會沒有戰事,養兵太多對國家負擔太重;
偃者阿七、天問學院派系的人則認為不如把擴充軍隊的錢用在興教育、推進符文工業,通商惠民上...
兩人在其位謀其政,都是據理力爭。
以姚云在熙國的地位與威望,金口一開,言出法隨,力排眾議,敲定此事不在話下,不過姚云并沒有這么做,而是分別召見孫沐月、偃者阿七等人,針砭時弊,給他們分析天下局勢。
一番談話后,孫沐月、偃者阿七這才沒有了意見,領命而去。
翌日,擴充兩軍的題案很快通過廷議,下達中樞各部,財政部補款、農業部籌糧、工業部籌備軍需,教育部、軍部推舉人才.....
短短半個月不到,兩支精銳之師便初具雛形。
兩支新軍編制初步定為三品精銳之師,番號分別是【青鸞衛】、【天府師】,人數三千,分別從【墨龍衛】、【鎮山軍】中抽調骨干將士充入新軍。
另外,【青鸞衛】還在墨郡、山遠郡、熙郡三地挑選精忠報國的煉氣士、甲士;【天府師】則是在巴蜀兩郡招兵買馬,擴編新軍。
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青鸞衛】、【天府師】三千將士對于強盛的熙國來說想要湊齊輕而易舉,一紙調令之下,幾日可成,可是想要挑選兩位有統帥之才的將領那就不容易了。
經過數日的遴選,姚云這才物色好人選,挑了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在校場點兵點將,賜下熙師旗幟番號與兵符。
【青鸞衛】統帥為姚重舉,由百里荒推舉,有熙氏一族支脈,早些年熙國剛剛展露鋒芒,此子就隨族人來投奔姚云。
此子大器晚成,年少不顯山不露水,可是投入熙**隊跟隨在百里荒麾下,屢立戰功,封賞不斷,眼下年不過三十,修為也達到五品封公境初期。
這修行速度乍一聽不怎么樣,比起姚云、蒼蠻差遠了,可是事實上卻非常了不得。
蒼蠻身為姚云第一家臣,自修行以來修行資源不缺,又有強者一路指點,而姚重舉卻于微末中一步一腳印爬上來,能有這成就,殊為不易,日后成就不容小覷。
【天府師】統帥則是由天問學院推舉,此人名為衛云,家境清白,祖上乃是熙都郊外山民,熙國大治后全家搬來熙都郊外謀生,后來天問學院招生,他便拜入學院,成為了最早的天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