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天帝和天道的博弈,就像圣人和天道一般,互相影響,互相限制。能做到哪一步,就看自己的手段了。
比如老子的無為之道,號稱無為而無不為,看似處處順應天道自然,卻每每能從天道大勢中攫取好處。
天道是一切規則的集合,雖然整體力量強大,但本身也會反過來受到世界萬物的束縛影響。它只有本能,沒有智慧,這其中可供利用之處很多。
最重要的是,天道無法隨意對生靈下手,只能通過因果糾纏,讓生靈彼此互為劫數,來消除不安定因素。
再有就是不斷降下業力的方式,使有害生靈漸漸被世界排斥,等到業力太大,被整個世界規則排斥的時候,那么自然不溶于天地,被規則之力擊殺。
圣人可以說是天道的一部分,算是天道意志的延伸,但有自己的思維,絕不是天道的傀儡。
他們和天道的關系算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天道越強,他們能借用的力量也越強,反之天道受損或崩潰,他們也沒好果子吃。
所以圣人會自覺維護天道,推動或引導天道大勢發展。但他們同樣也有自己的訴求,和天道并不完全一致。雙方既統一又對立,在規則之內此消彼長,就看圣人手段高低。
這是一種天人博弈之道,包括天帝、圣人在內,都是一樣的。誰能在博弈中比其他人做的好,誰就能領先其他人。
在這方面,老子做的最好,總能利用天道大勢。所以他雖然不聲不響,但實力一直是諸圣第一。
東王公心中暗暗感嘆,從這也可以看出圣人和非圣人之間的差距。非圣人還在拼命讓自己貼合天道,符合道的規律,以便于感悟大道,修為進步。
但到了圣人者一層次,除了感悟天道之外,也開始進一步影響天道了,可以撬動規則,制造規則漏銅,然后供自己鉆。比如接引發四十八大愿,預支功德,就是一種鉆空子的行為。
這也算是“圣人不死,大盜不止!”的另一種解讀了。
女媧娘娘心中雖然震驚于東王公謀求天道權柄的做法,不過到了他們這一境界,天人博弈時時刻刻都在進行,倒也不是很稀奇,點頭道:“這個我可以代替兄長答應你。”
天皇業位雖好,但終究比不上至人。而且東王公謀劃成功后,冊封的天皇跟天道所賜并無區別,不過是多了道封禪祭天的過程罷了,不算什么。
東王公接著道:“第二個條件,伏羲道友證道至人后,需同意將至人果位顯化在真靈業果圖中。”
女媧娘娘道;“陛下是想分享兄長的至人氣運?”
東王公道;“這只是一個原因,這寶圖是氣運至寶,圖中顯化的業位和果位越多,越能促使它提升品質。以此寶的基礎,若有三皇業位加三位至人果位,加上天庭包括朕在內的諸神,想必能提升到先天至寶的品級吧!”
女媧娘娘道:“這個不是問題,雖然于圖中顯化果位之后,會分陛下一分氣運,不過這點氣運對天皇加至人來說,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