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王公眉頭暗皺,不過冥河老祖能聽到道祖的話,可見這也是道祖的意思,他倒不好多說。
眾人走過三千臺階,來到紫霄宮前,見敞開的殿門前竟然也站著兩個粉雕玉琢的道童,脆生生道:“請諸位師兄入殿等候老爺。”
眾人心思各異,不過看到這一幕,不由想起當年紫霄宮聽道的一幕,那個時候殿中三千紅塵客,何其熱鬧?但如今卻只有這么不到十個人,清靜之中油然而生一種滄海桑田的寂寥之感。
心中復雜情緒一閃即逝,眾人進入大殿,見地上一字排開九個蒲團,各自見禮之后,便選一個蒲團坐下。
東王公當仁不讓的坐了最中間的蒲團,兩邊是老子和西王母,然后是女媧和元始、接引和通天、準提和冥河。
就在眾人坐定之后,不多時,一聲鐘鳴磐響,一紫袍白發道人悄無聲息的出現在高臺之上,眾人不敢怠慢,俯腰恭賀道:“拜見老師,愿老師萬壽無疆!”
一聲淡淡的、不帶煙火之氣的仙音傳來,回蕩耳畔,“爾等起身吧。”
眾人再次謝過,直起腰,聽候道祖法旨。
果不其然,道祖微啟丹口,言道:“今日喚你等前來,卻是有事情吩咐,爾等卻要仔細聽好。”
眾人神情一凜,說不出的嚴肅,心中猜測是何等重大之事,敢勞煩道祖此等語氣。
就連看似昏昏欲睡的老子也睜開雙眸,細細打量道祖;而接引也停止了捻動舍利佛珠,靜心聆聽道祖吩咐。
道祖開口道:“自貧道于兇獸劫期間創立仙道以來,迄今已是無數歲月,紫霄宮三講之后,仙道傳遍普傳眾生,自此而起,大興于世。”
“但仙道本是逆天改命,竊取天地靈機造化之行為,無時無刻不和天地、生靈產生因果糾纏。但眾仙不思回報天地,不累功德,肆意妄為,因果累積之下,劫煞從生,使天道運轉產生負擔,終至天降殺機,成就一千五百萬年仙道殺劫。”
眾人聞言,除了東王公和西王母此前已有探討之外,眾圣各自大驚。巫妖量劫過去不到兩百萬年,怎么又有大劫降臨?
而且聽道祖這意思,此次大劫是仙道之劫,是從仙道創始以來,所有修仙之輩所結因果的集中爆發,想避也避不了。
不過眾圣心中一想,也知道這劫數來的雖然毫無征兆,但實在順理成章。仙道只追求自己超脫,從天地之中索取無度,本身沒有多少返還,與天地有著極大的因果。
仙人只想自己逍遙,并不像神靈那樣梳理三界因果、運轉四時五行變化、維持天地運轉。神靈雖然失了自由,還要聽命于人、付出勞動,一定程度影響了修煉,但卻無時無刻不在給天地做貢獻,無形中已經償還了感悟大道、吸收靈氣、占據洞府等從天地之間索取所產生的因果。
從這方面來說,仙人就像世界蛀蟲一般,不停的和天地爭奪造化,仙人越多,世界負擔越大,這期間產生種種因果,都需要整個仙道來承擔。
再者仙人講究清靜逍遙,無所掛礙,如果不了斷因果,重重糾纏之下,必然難以超脫。同時也會加重天地梳理因果的負擔,如今仙道發展到這一步,內中早已因果糾纏不清,闡截二教沾染殺劫百多萬年,也到了了結的時候。
果不其然,只聽鴻鈞老祖繼續道:“自三皇五帝之爭以來,仙人多涉紅塵,沾染因果無數。涿鹿之戰中,以闡截二教弟子沾染天大殺劫,已經拉開大劫序幕,如今醞釀近兩百萬年,也是時候要了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