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宮中,青童君參研著彌羅武經,只見武經第一頁上就記錄著武道和仙道的最大區別。
“仙道者,修元神之道。武道者,修肉身之道。仙武合一,元神肉身同修,天地滅而神不滅,天地朽而身不朽,才是完整的大道顯化。”
青童君心中思考著,按這種說法,如果仙武二道齊頭并進的話,實力等同于同境界的混沌魔神,如果單修一道,則要差上一些。
他們這些先天神圣,化形之時就是大羅金仙,實則這個時候,**和元神都有大羅級的力量,只是根腳不同,各有偏向而已,實力和同境界混沌魔神差別不大,只不過受限于的先天體質,無法自由在混沌中存活。
自從道祖講了元神之道后,就都主修元神,**力量就不怎么增長了。這樣一來,雖然實力增長極快,但實際上偏向元神,和同境界的混沌魔神比要差一些。
這武道就是對仙道的彌補,主修肉身,此前也有修肉身的功法,不過根本不可能打破極限,突破到混元大羅金仙。哪怕有血脈傳承的巫族,直接吸收大地濁氣修煉,也沒這個本事證道混元。
東王公所創的武道將這種不可能變成可能,于仙道之外,再開一道,這是真正的大道法門,比起換湯不換藥的佛門、魔道,不知高明到哪里去了。
“生靈孕育之初,由魂魄始,三魂主精神,游離在外,為陰。七魄主**,藏于體內,為陽。元神者,靈魂中一點真陰化生,后經三災后,陰陽化生消長洗去所有陰質,由陰化為純陽之神,自此**可有可無,一身道行盡在元神之中。”
“武道則相反,從七魄中一點真陽化生,歷經三災洗去所有陽質,產生純陰元精,存在于**的所有地方,主**力量。單修武道者,元神可有可無,仙武雙修者,純陽元神、純陰元精互為陰陽、內外、表里,一陰一陽之謂道也。”
青童君看到這里,暗暗沉思,按照這書中所說,武道和仙道是兩個相反的方向,雖互為表里,但修煉方向和方法卻截然不同,即可同修兩道,也可只修一道,都是直指混元的無上妙法。
“不過單論戰斗力,武道更強,越到后期,越能碾壓同境界仙人,而且也無需先天靈寶斬尸,甚至對資質的要求都沒那么高,對一般人尤其是巫妖兩族來說,實在是大造化。不過相應的,修煉速度越到后期越慢,跟仙道沒有可比性。”
不過青童君對著卻并不在意,仙道就算修煉速度快又如何?最后一步執念之尸宛若天塹一般攔住了無數人,他們這些人早早的修到準圣后期,可迄今為止,僅有三人能斬去三尸。
武道后期確實進步太慢,但勝在沒有如斬執念一般難以跨越的瓶頸,只要對大道的領悟一步步加深,以他們這些先天大神的根腳和悟性,就是耗時間,也能耗成混元大羅金仙。到那個時候,高屋建瓴之下,以混元大羅金仙的修為再斬執念,就容易多了。
青童君思索間,開始下意識的按照武道之法開始系統性修煉,從最初的后天、先天、宗師、天人依次開始,洗毛伐髓,凝練筋骨、強壯五臟,直到血液似汞、骨若琉璃、肌膚如玉,這對應仙道中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練神返虛、煉虛合道四個凡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