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個道韻隱匿,靈氣消散的環境中,圣人和天庭這樣的地方只會越來越受到修士們的追捧,越來越多的仙人們上天界開辟洞府就是明證。
看著下面兩人,元始天尊無需分辨,便已經知道誰才是天定封神之人,雖不喜申公豹這樣的妖怪,但畢竟已經來到玉虛宮,也不好直接趕人,當下笑著道:“你二人一路涉山踏水,尋仙訪道,倒也心誠。既然能入得我昆侖山,便是與貧道有緣之人,就暫且入我門下,做一個記名弟子。”
姜子牙和申公豹三跪九叩,拜師謝恩,定下師徒名分。元始天尊命白鶴童子帶二人下去安頓,等明日再傳二人闡教教規,以及玉清仙法。
看著離去姜子牙,元始天尊心中略微安定一些,這些年來,看著截教越發強大,他心中壓力可想而知。這次封神殺劫不用問也知道主要在闡截二教之間進行,以截教的實力,若不想想辦法,闡教弟子死絕也不是不可能。
眼看著通天教主修為一日勝過一日,和自己漸漸拉開更大的差距,天尊嘴上不說,實則心中失落憋悶,感覺到諸圣都在暗中嘲笑自己,通天教主修為強大之后,也不再如往日一般尊敬自己。
如今天定封神之人拜入闡教門下,雖然不能改變實力對比,不過也能看出天意傾向了。
想來是截教實力太強,天道重平衡,損有余而補不足,冥冥中開始平衡闡截二教的實力對比。再者闡教人少,就是弟子死完,也未必能消去大劫,所以天意開始垂青闡教,使更多的截教弟子應劫,這樣才能更好更多的消去因果。
不過這僅是天意垂青,并不是天道大勢,或可讓自己占些先手,卻不能決定勝負,仙道殺劫,最終比拼的還是實力。
且說在姜子牙這天定封神之人雖然一開始身份被天道隱匿,不過拜入闡教之后,就不再是秘密了,頓時被諸圣所知,知道仙道殺劫已經拉開了序幕,各自開始行動起來。
佛教之中,準提和接引、帝釋天在佛界中央蓮花池中商量對策,雖然不打算讓弟子們入劫,但也不是說就沒有操作空間了。
“如今商朝天命將終,王氣開始四散,各地均有潛龍在孕育,我佛教雖不愿涉入大劫之中,但也可布下些棋子,好為之后的傳道做準備。”
準提的話令得接引和帝釋天都點頭贊同,作為佛界三巨頭,他們已經隱隱感覺到此次大劫之后,正是佛門興起之時,早做些準備自然是沒錯的。
經過近百萬年的低調發展,佛教實力已經壯大許多,小乘佛法研究的差不多了,是時候開始傳揚大乘佛法,從渡己走向普渡眾生。
帝釋天道;“如今商朝氣運流逝,龍氣無力鎮壓各地潛龍,各諸侯都有可能成為新一代人王,不過實力最強的四大伯候機會最大,要是布下棋子,就該在這四方勢力中尋找。”
準提點頭贊同,一般王朝更替之時,下一任真龍天子并不是直接天定,紫薇大帝會利用自身權柄把轉移的天命分成大大小小的許多份,散入龍脈之中,和有緣之人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