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咤叫道:“咱們直接去把武庚搶回來,讓他去不了東魯唄。”
姜子牙雙眼一亮,喜道:“這倒是一個辦法。搶回來之后,把他帶到昆侖山,讓某位師兄收他為徒,直接釜底抽薪,使商朝的氣運傳承盡歸我闡教,以反哺西岐。以前武庚呆在王城之中,有龍氣庇護,不好下手,現在出來了,正好給了我們機會。”
當下姜子牙吩咐馬氏看家,和哪咤一起出了城,又行一段路程,在東伯侯必經之路上守著,只要東伯侯等人一到,立刻就搶人。
就在東伯侯離開不久,西伯侯姬昌也告辭歸國,紂王準奏。
姬昌離開之后,費仲找到紂王,勸諫道:“姬昌外若忠誠,內懷奸詐,以利口而惑眾臣。面是心非,終非良善。恐放姬昌歸國,軍有持戈之苦,將有披甲之艱,百姓驚慌,都城擾攘,誠所謂縱龍入海,放虎歸山,必生后悔。”
紂王不悅道:“詔赦已出,眾臣皆知,豈有出乎反乎之理?再者王后相求,孤王已經答允,怎忍負之?”
費仲三角眼轉一轉,計上心頭,拜道:“臣有一計,可除姬昌。”
紂王道:“計將何出?快快說來。”
費仲對道:“既赦姬昌,必拜闕方歸故土,百官也要與姬昌餞行。臣去探其虛實,若昌果有真心為國,陛下赦之;若有欺誑,即斬昌首以除后患。如此,蘇王后那里,亦有所交代。”
紂王沉思片刻,不知為何,本能的對姬昌以及西岐感到厭惡,點頭同意:“就按愛卿之計行事吧!”
次日一早,姬昌臨午門,望闕拜辭謝恩,隨帶家將,出了西門,來到十里長亭。
百官欽敬,武成王黃飛虎、梅伯、杜元銑、趙啟、微子、箕子、比干等俱在此伺候多時。
姬昌下馬。黃飛虎與微子慰勞道:“今日賢侯歸國,不才等具有水酒一杯,一來為君侯榮餞,尚有一言奉瀆。”
姬昌道:“愿聞。”
微子道:“雖然天子有負賢侯,幾致賢候喪生。但望乞念先君之德,不可有失臣節,妄生異端,則不才輩幸甚,萬民幸甚!”
姬昌頓首謝道:“感天子赦罪之恩,蒙列位再生之德,昌雖沒齒,不能報天子之德,豈敢有他念哉。”
百官執杯把盞。姬伯量大,有百杯之飲,正所謂“知己到來言不盡”,彼此更覺綢繆,一時便不能舍。
正歡飲之間,只見費仲、尤渾乘馬而來,自帶酒席,也來與姬昌餞別。
百官一見費、尤二人至,便有幾分不悅,個個抽身,俱先散了。
姬昌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拜謝道:“二位大人,昌有何能,荷蒙遠餞!”
費仲道:“聞賢侯榮歸,卑職特來餞別,有事來遲,望乞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