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包含甚廣,最初的儒家學問是非常開明和積極向上的,崇尚君子之道,有華夷之別,對華夏文化十分推崇。
雖然有很多不合時宜的東西,又有親親相隱這種對國家不利的理念,但孔子推崇周禮,對森嚴的等級劃分看得很重,在當世貴族當道的社會,很是吃香。這也是它能成為顯學的原因之一。
總而言之,這個時候的儒學還沒有經歷徒子徒孫們各種政治解讀和扭曲,并不是后世某一個時期那般面目可憎的,孔子創儒學,和人道的契合非常深,對人道的作用僅次于法家,功德同樣巨大。
孔子以太乙金仙巔峰的修為得了功德,雖然有一部分落在春秋筆、儒家典籍之上,但大部分還是被他吸收,修為瞬間攀升到準圣,還在一路上升。
這是功德提升的修為,三尸并為明悟,不過就在晉升準圣的一剎那,突然無數的記憶從腦海中浮現,紫霄宮聽道、得鴻蒙紫氣、東海之上被殺、倉頡造字、姬昌被炮烙而死,一樁樁,一幕幕都在腦中重現。
“我是誰?孔丘、紅云、倉頡、姬昌?”孔子一瞬間陷入混亂之中,不過在龐大的功德之下,又清醒過來。
“不,我是孔丘,紅云也好,倉頡也罷,都是過去式了。”隨著腦中記憶梳理,無數世的輪回經歷都化作種種感悟彌漫心間。
“老友啊,你終于回來了,貧道等著一天,已經太久了!”
一聲嘆息,自五莊觀中起,不一會,鎮元子來到孔丘身邊,以他之道心,竟然眼角微濕,神情激動。
他掏出幾件靈寶,都是紅云以前的寶貝,其中就有久久散魂葫蘆。
天上的功德降落完畢,孔丘元神之中又有巨大一團功德出現,這是昔年造字功德,足以把一個普通人推到準圣圓滿,堪稱無量。
那功德繼續被孔丘吸收,片刻之后,修為已經是準圣圓滿,還有一大半殘留。
此時孔丘取出兩件靈寶,眉頭舒展之間,連斬出紅云老祖、倉頡兩尸。那紅云老祖當年懷璧其罪,突然被殺,臨死前恨意滔天,此時化成惡尸,而倉頡是自愿轉世,心中仍保留著人族賢者的善良,所以化成善尸。
就在此時,孔丘元神之中一道紫氣升騰而起,化作一個輪盤,一面嵌入虛空之中,一端溝通元神,片刻之后,元神隱匿不見,虛空中壓力陡生,金蓮朵朵,瑞彩千條,天花亂墜,異象遍地,恭賀第三位至人出世。
孔丘成就至人,元神合于天道,在這一瞬間,和整個宇宙產生一種共鳴,這是得天地承認的無上果位,在洪荒宇宙烙印下屬于自己的不滅印記。
雖然這過程只是極端一瞬,但孔丘還是心中一動,察覺到一樁與自己極為有緣的天定至寶的呼喚。
睜開眼,來不及和老友鎮元子敘舊,孔丘循著這呼喚,霎時間遁入虛空,在南瞻部洲麒麟族祖地之中,一處地下隱匿空間之中,看到了一把三尺六寸長的紫色玉尺。
這玉尺極為尋常,細一看,也就一把尋常的靈寶,毫不起眼,氣息甚至遠不如燃燈道人的乾坤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