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心緒隨著東王公的話語而變換,圣人們臉色舒緩,心中頗為慨嘆。眾人即便對圣人仍有看法,不過他們對生靈的貢獻也是真實不虛的,就算有過,也無法磨滅其功勞。
東王公又徐徐道:“圣人有過,但同樣有功。他們固然彼此理念不同,但仙道諸圣,無一人不具有大慈悲心,傳道渡人功德無量,三界生靈受其恩德者不知凡幾,于此一項,朕亦深為感佩。”
諸圣聽到這般贊譽,盡皆心中一顫,頗受震動,心中不由的暗感慚愧。
他們傳道授業解惑,慈悲心當然是有的,也想讓更過生靈擺脫輪回之苦。但也同樣是教派職責,是為了印證自己的思想,用救渡世人的方式,來獲取氣運。但要說功德無量,他們自己都沒想過。
人族之中,對圣人不滿乃至心懷怨恨者并不少見,認為他們將人族當成收割氣運的韭菜地,壓制人族發展,害的人族遲遲孕育不了自己的強者,始終被諸圣支配。
東王公雙目微闔,端坐在云床之上,他適才的話也是真心的。
他前世也沒少聽到一些‘圣人不死,大盜不止’這樣斷章取義的話,許多人僅從這八個字的字面意思去解讀,認為圣人是天地大害,但他并不認同,認為有失偏頗。
圣人的確對人族影響很大,但他們傳教人族,收錄大量人族弟子,并扶持人族,護佑他們不受妖怪殘害,從而得到人族的認同感恩,匯聚氣運,不是很正常的么?
大家你情我愿,各得其所,應該是屬于雙贏的事情。否則若無圣人傳道,人族羸弱不堪,拿什么去和妖怪對抗?人族倒是獨立了,估計沒多久就滅絕了。
也有人說人族的天地主角是自己戰斗出來的,不是別人扶持的。這并非全然虛妄。但人族戰勝萬族的力量從而何來?難道不是一眾大能們布道三界,傳下無數修煉之法,從而漸漸強大起來的?在這之前,若無人庇佑,早就滅絕了。
故而后來怨恨圣人盜取氣運的人,實則并無道理,一者圣人們的確對人族有大恩,得到回報不是天經地義的么?二者人族信奉教派,是你情我愿的行為,又沒有人強逼,這怨恨從何說起?
東王公不是圣人,不會站在他們的角度上考慮問題,但也并不認為圣人是大害,尤其對人族來說,說實話,要不是大能們庇佑,他們還真做不了天地主角。
“如今三道并行,仙道行天道之法,武道行地道之妙,故而朕欲另立六尊地道圣人,以武證道,身合洪荒大地,運行地脈,勾連六極,自此與大地一體,將大地意志運化到海陸所有地方,并矢志守護大地,大地強而圣人強,大地損而圣人傷,大地毀而圣人亡。”
話題突然轉到武道圣人處,讓眾人心頭齊齊一跳,更加聚精會神,等著分封圣位。
東王公卻沒有立刻就賜下圣位,話題一轉,又說到人道:“既然三道并列,天地皆有圣人,人道又豈能獨弱?今朕再立人道五皇,乃整個人道最高業位,地位等同圣人、天庭帝君。”
“人道五皇?”眾人先是一愕,可隨即便又恍然,竟沒有多少震驚。
這到不是眾人猜到了東王公的心思,而是自從前番人道長河之中先后匯聚出五尊大印,眾人便有所預感,早就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