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明巒極圣天,玉清圣境之中,老子和通天教主一起來訪,各坐于元始天尊左右,法眼穿透虛空,看著這一場龍爭虎斗。
“羅睺兇威,無可度量。魔界勢大至此,若再添一尊至人,與我仙道頗為不利啊!”老子懷抱太乙拂塵,話中有感嘆之意,但語氣卻很是平靜。
“哈,一尊至人還不足以影響格局,倒是孔丘若成了圣,對三界的影響才是深遠而浩大的。”通天教主亦緩緩開口。
老子道:“人族若失了一尊圣位,天地主角之位或會受到沖擊……”
他是人教教主,以人族立教,氣運基本都在人族,故而更為關注人族的天地主角之位。
通天教主則在妖族、人族中都有傳道,目前傾向不明,不過三清如今在外部壓力之下,又同氣連枝起來,作為道門魁首,元始天尊的意見便不能忽視。
元始天尊表情淡淡,一錘定音:“人族沒了儒家圣人,不是還有我等道門圣人么?福兮禍所依,人族力量強大,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老子沉默以對,眼簾漸漸垂下,已經明白了元始天尊的意圖。孔丘是人族,儒家是經世致用之學,在人族中比起佛教、道教優勢太大,就算只有孔丘一尊圣人,也絕對會沖擊到各教的地位。
佛教欠人因果,不得不出手幫忙,道門則完全可以置身事外。這也是最好的選擇,若是出手阻攔,必然惡了人族,不利于教派發展。
這樣還有另一個好處,人族實力不足,為了保住天地主角之位,只能更加依靠各教圣人。
而作為人教教主的老子,為了人族地位不受動搖,也只能更加倚重元始天尊,更利于元始天尊確立道門魁首的地位。
三清冷眼旁觀,大羅天之中,神農和顓頊、軒轅、禹等人也急匆匆的聚在一起,商量對策。
“可惜了,當時天帝陛下只是將圣位賜予人族,并未明確欽定孔丘成圣,才給了魔教可乘之機。”
神農臉色陰沉,身上火焰不是升騰,顯示著他平靜外表下的憤怒和焦急,“這樣一來,只要鴻蒙紫氣最終用在人族身上,天庭也不會插手,所以冥河老祖才敢如此肆無忌憚。”
禹皇身著黑袍,背后浮現無邊無際的黑色汪洋,嘩啦啦的水流之聲從莫名之地響起,道音彌漫,驅散著神農的火燒火燎。
在天庭任職之后,尤其是帝君,雖然得了巨大的好處,不過也有限制,那就是不能再隨便插手各處紛爭,首先要以天庭身份考慮,超然于各勢力之外,別人沒有犯天條,或者違背天庭意志,阻礙政策施行,或者不在權柄之內,他們是不能隨便干預三界運轉的。
否則失了公正立場,并不利于統治三界,就算以武力壓服,也難使人心服,久而久之,必然產生更加惡劣的壞影響。
這也是圣人、五皇不許在天庭掌大權的用意所在,他們不處高位,手無實權,自然代表不了天庭,否則諸圣、各族斗爭,豈不是天庭內亂?
而神農作為赤帝,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天庭,并不能隨心所欲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除了管理鎮壓南瞻部洲外,其它的不能隨便插手。
顓頊坐在禹的下首,背后同樣有玄水彌漫,思考道:“冥河老祖雖然對洪荒大地造成不小的影響,不過作為圣人,天道的化身,約束本就相對寬松。他們已經去了混沌,對洪荒沒有影響了,此時正是幾方大勢力紛爭之時,天庭就算要懲罰,也不會在這個時候介入。故而想借用天庭逼他們停手,已經失去了機會。”
軒轅道:“天庭諸帝君不會輕易插手其中,佛教之中,欠因果的只是準提和接引,佛首也不會介入其中。道門三清一心置身事外,妖族和龍族乃異族,對人族虎視眈眈,只怕正等著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