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個皇后是他自己看中的,雙方也有感情,不過二人結合夾雜著利益關系,這是肯定,但他并不反感。
到了他這般地位,世上已經沒有百分百單純的事情了,很多看似單純的事情,其實只是掩藏的好而已。連她娘嫁給天帝為妃,都未必全因為那份愛慕之心,更何況他?
三天之后,大漢使者酈食其代表漢皇朝拜泰皇,進貢種種奇珍異寶,一來表示臣服恭馴之意,二來也是要確定關于祭天禪位一事。
當然,這些都是私下里已經談妥了,在朝會上公布而已,根本無需扯皮,三言兩語就確定了時間,定在一千二百年之后,在泰山封禪祭天,禪泰皇位。
酈食其回到大漢之后,漢庭上下都開始忙綠起來,準備修繕上古五色祭壇,排布禮儀,愛拍鑾駕東巡。
一千二百年時間聽起來不短,不過洪荒廣大,路途遙遠,就算眾人都是神通廣大,效率極高,速度超快,但也不是倉促就能到達的,光是耗在路上的時間都有一多半。
就算退一步說,實在不行請人皇將大家挪移過去,但一系列瑣事也得弄得井井有條,盡善盡美。這可是禪泰皇,也許是空前絕后的唯一一次,值得在史書上大書特書,將兩位皇者表為萬世楷模,皇中的圣者,自然馬虎不得。
一千二百年轉瞬即逝,這段時間大漢朝廷忙的腳不沾地,除了準備祭天之事外,還要理順朝堂,恢復民生,甚至還有外敵要對付,過的并不輕松。
大漢雖然占據了南瞻部洲最膏腴的三百核心郡縣,但這已經是統治的極限了,國土面積太大,就算官府中都非普通人,仿若神朝一般,但終究有其局限性,無法再更進一步。
所以大漢四周各有國家林立,有的是草原上來去如風的胡人,有的是深山老林中的蠻人,背后都有深厚的背景,高手也不少,時時威脅著大漢朝。
這些國家其實單對單,肯定不是巔峰大漢朝的對手,奈何因種種原因,大漢朝無法對這些疆域進行有效統治,所以邊境上時有戰亂,但總體上,大漢還是威加海內,是真正的天朝上國。
泰山之上,劉邦乘著御駕,在天空中踏云而來,赤色車輪下燃起一團團火焰,宛若太陽神巡視天空。
無數精銳御林軍護衛左右,文武大臣各坐馬車隨駕,在金霞彩云鋪就的大道之上奔騰而過,綿延無盡的火德氣運從南瞻部洲一直迷漫到東勝神洲,令得無數百姓叩頭跪拜真龍天子。
泰山之上,已經有許多國家君主在列,凡事公開立國者,包括四皇在內,盡皆在列,都有曾經的不周山神,現在的黃帝屬神、社稷土神肩吾接待。
一直到最后時刻,泰皇玄羅才帶著大秦百官駕臨,無盡水德彌漫虛空,黑色玄鳥旌旗招展,隨著御駕所到之處,大秦國運如潮而來,轟然之間,便和大漢火德接觸在一起,直接讓燃遍虛空的火焰一片片熄滅,變成黑色水汽。
“參加泰皇!”
所有皇者、王者,不論國家大小,修為高低,全都大禮參拜,盡顯人道至尊的無上威儀。
這個時候,一眾前來觀禮的圣人、帝君才慢慢現身,表示對人道至尊交替的鄭重態度。
禮樂過后,便是禱天祭文,泰皇玄羅親自念誦,等到最后一個字完畢后,上天有感,泰皇印緩緩剝離,從他頭上飛出,落入劉邦頭上。
至此,秦漢交替,泰皇流轉,大漢正式繼秦之后,成為第二個天命正統之國,開啟一個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