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天界眾人沉醉在道域之中,已經又過了十萬年之久,人間更是白云蒼狗,滄海變了桑田。
自從三百六十五萬年前眾大羅級以上強者被強行飛升天界之后,匆忙之間,各自投下一個身外化身代替本尊坐鎮人間,使得地仙界秩序依舊,并未發生什么動蕩。
畢竟身外化身是本尊意識的延伸,是一心兩體的關系,和自己的手指一般,從不存在背叛之說,自然鎮得住場子。
就算這些化身力量普遍在大羅以下,但他們不死不滅,對道的理解非是一般太乙金仙能比的,再有本尊源源不斷的從本尊處投放的力量,對付一般的太乙金仙圓滿輕松碾壓,根本不懼下面的人跳反。
連同東王公一開始閉關百萬年,在這四百多萬年之中,南瞻部洲大漢圣庭中圣皇都換了十幾代了,沒有了無上泰皇之力的鎮壓,皇室統治也并不如以前穩固。
第一任皇帝劉邦只在位十二萬年便就天命已終,不得不退位。
話說泰皇天命最長可達九個元會,只是萬界所有君王天命盡在紫薇大帝掌握之中,根據人道變遷、皇室功過等諸多因果關系來決定圣皇的天命年限,無人能夠抗拒。
大漢是人道正統,天命長短由天帝決定,最長不可超過一千五百萬年。而圣皇在位一般也在幾萬到幾十萬年之間,上映紫微帝星,天命強弱皆有顯示。
紫薇大帝除了本身的天生圣體之外,也正是憑借著執掌億萬君王的命運,從而匯聚無盡人道氣運及功德而一舉證得命運道果,成就混元境強者。
高皇帝劉邦最大的使命是建立新的圣庭取代大秦,并促成孔子證道。在此之后,又經歷了死界萬年征戰,不久天命便終結,傳位太子劉盈,自己去天界炎帝處一起修道去了。
劉盈資質一般,修為不高,本身才器不足,并不能承接泰皇重擔,只是在呂氏外戚的鼎力支持下才勉力登上帝位,卻因修為、毅力等因素,遲遲不能煉化泰皇印,最終在呂后的重壓下,閉死關強煉神印,致心力交瘁、元神枯竭而亡。
堂堂泰皇竟然晏駕歸西,這是震驚整個洪荒的大事,劉氏諸侯王和眾臣憤怒呂氏作為所為,在獲得太上皇默許后,起兵誅除諸呂,迎沒有外戚根基的代王劉恒為三世皇帝。
劉恒是劉邦諸子中最為英明神武之人,繼位后勵精圖治,政局穩定,萬民樂業,開啟了文景之治,為大漢王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文景二帝之后,又有漢武大帝北逐匈奴,建立不世武勛,將漢家威名傳遍寰宇,南瞻部洲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漢之臣妾,敢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之,終成威名赫赫的千古一帝。
武帝在位五十六萬年,雖武功赫赫,卻也造成了民生凋敝,至晚年大漢國勢衰落。
天命終結之前,武帝殺寵妃鉤弋夫人,傳位少子劉弗陵,大漢又經歷昭宣中興,后傳漢元帝,自此大漢由盛轉衰,歷經成帝、平帝、哀帝之后,因泰皇本尊在天界之中,地仙界化身已經沒有壓服一切不臣的混元級偉力,在多方勢力博弈中,大權竟爾旁落,逐漸被妖族勢力滲透,帝運竟被外戚王蟒所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