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算是中和了老子和通天的兩種態度,既不是老子的無為順勢,也沒有通天的激進,但主動入劫,欲主導大劫走向的積極態度,卻顯示了元始天尊無比強烈的信心,順利取得了老子和通天的認同。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清每一個人都可主導一段歷史的大勢,他們本身便是大勢的體現,時隔無數年,自封神大戰后分裂以來,終于在新的量劫來臨前,再次真正聯手合一。
“天地量劫,是世間一切眾生的劫,所有大小勢力都難以獨善其身,不獨體現在諸教派之間,各王朝、各種族亦是大劫的主角。”
老子作為三清中最善于算計的圣人,一旦和道門之首元始天尊在戰略上達成共識,立刻開始在戰術上出謀劃策:“道門雖強,三清雖不懼世間一切敵,但亦不可小覷了三界強者。所以你我當因勢利導、合縱連橫,先聯盟次要對手,打擊主要敵人,然后在分享勝利果實。”
“善!”
元始天尊點頭贊許:“仙魔不兩立,道門最主要的敵人永遠是魔界。道祖證道太始,道門固然受益無窮,曾為道祖宿敵的羅睺亦從中得到許多實惠,如今已經是混元第九重的強者,實在不可小覷。”
老子道:“魔教是整個仙道的敵人,也是量劫中最主要的對手,但仙道非是我道門一家,佛教、儒教亦是仙道旁支,和魔族的恩怨糾纏不亞于道門。故而對付魔教當三教一齊出力,這也是三教聯盟的契機。”
通天教主雖一貫喜歡以力服人,但能成圣者,自然具有無上智慧,能夠看透世間一切彎彎繞繞,只是性格使然,大多數時候懶得虛與委蛇,更喜歡選擇直來直往的方式。
此時聽了元始天尊和老子的對話,心中有了明悟,出言道:“教派之爭無妥協余地,魔教是三教的共同敵人,故而在對付魔教的時候需共同進退。除了教派之外,種族之爭同樣殘酷,量劫之中,各族爭奪新的天地主角,必將掀起一場場曠世大戰,這也關系到道門的穩定,不知兩位師兄是如何打算?”
元始天尊看了老子一眼,見其老神在在不發一言,當下沉吟道:“大師兄以人族立教,氣運系于人族之上。我闡教信眾也大多匯聚在人族。我二人自當主張保人族不失。不知三師弟意下如何?”
通天教主道:“我截教雖多有異類得道,不過真正傳播教義卻一直在人族進行,我教根基大半也在人族,自然以保全人族為首選。”
元始天尊臉露笑容,和老子、通天對視之間,一股久違的溫暖從心中升起,仿佛當年未成圣時,三人攜手并肩、同仇敵愾傲立洪荒的歲月重現,曾經的怨恨、隔膜都變的極為遙遠。
回憶中,盡是三人叱咤風云的不世神采,和兄弟并肩、可歌可泣的感人歷程,甚至回憶起當年在昆侖山中,被東皇太一搶寶侮辱的畫面時,也有一種有難同當的義氣豪邁感。
片刻之后,元始天尊眼中的暖意退去,一絲寒光一閃而逝,聲音平靜中卻又異常的森然:“既然要保人族天地主角的地位,那么,有些障礙也是時候開始著手清除了。”
PS:說下,有書友說最近章節照著歷史潤色,這倒是無話可說。但有人說書中隋朝背景是抄襲大唐雙龍傳的,這個建議多讀書,去了解下歷史,看隋文帝楊堅是不是在尼姑奄中被尼姑養大的,不要動不動說抄襲,容易引起誤會。
還有,楊廣在歷史上的確是暴君,弒父一事或存疑,但殺兄、殺侄,不恤民力、視百姓為草芥是事實,納了楊堅寵愛的陳夫人、蔡夫人也是事實,曹丕納曹操姬妾被其母罵也是有記載的,并不是筆者美化草原胡族,抹黑華夏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