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李建成從小仰慕佛法,心地寬厚仁德,又不乏殺伐果斷,故而小名取做毗沙門,喻為佛界戰神轉世。
元始天尊看向老子,點頭示意。
老子對玉清真王道:“南瞻部洲大隋龍氣建衰,已經壓制不住各地潛龍,故而諸龍脈龍氣漸漸勃發,即將形成爭龍格局。”
“太原郡晉陽城乃當年漢文帝劉恒的龍興之地,受大漢龍氣滋養,早已王氣深藏,天子之氣漸成,有著奠定新朝的底蘊,故而老道暗中運作之下,將隴西李淵安放在此地,為的就是這一天。只是沒想到佛門趁機截胡,先派遣了毗沙門下界占得先機。”
玉清真王作為道門核心人物,對這些謀劃自然是知道的。
隴西李氏是經久傳承的世家大族,祖上可追溯至大秦狄道侯李信,漢代亦有李廣等名將,東晉時還在涼州自立過皇帝,據說是太上老君轉世身老聃之后,實則是道門在南瞻部洲人族中布下的重要棋子。
老子手中浮現一枚鐫刻人族三皇五帝的金色大印,一點濃郁的人道本源落在玉清真王元神之中,漸漸凝聚成一道化身。
“老道作為人教教主,執掌人族部分氣運。今以人族至寶崆峒印中孕育的人族本源承載你之化身,如此轉世之身乃地地道道的人族,堪稱人族天生圣皇,當能一舉壓制毗沙門,建立不世偉業,推動大計完成。”
玉清真王道:“多謝師伯費心。”說著,就分出這道化身落入輪回之中,隨著本尊和化身聯系斷絕,天機突然晦澀幾分,因果蛛體內劫氣亦更加濃郁,幾乎就要變成完全黑色。
元始天尊看著玉清真王的化身轉世,淡淡笑道:“化身為泰皇,當年騰蛇曾經謀求過,可惜妖族和人族仇深似海,他的化身也無法化盡妖氣,和人族氣運契合,故而引起人道反噬。但我三教和人族密不可分,氣運勾連極深,完全可以做成他不能做到的事情。”
不久之后,天庭之中隸屬于闡教的勢力亦有不少人先一步主動或本尊或化身轉世等待入劫,如托塔天王李靖、東昆侖山神堪懷等,紛紛追隨玉清真王而去。
而道門在下界的勢力也聞風而動,開始朝著轉世的真王身邊匯聚。
如當年在函谷關得了老子五千言,被老聃收為記名弟子的文始真人尹喜,此人已經修成大羅金仙,并創立了隸屬太清一脈的樓觀道,號稱‘結草為廬、觀星望氣。’
又有茅山宗陶弘景、王知遠、袁天罡等人,一時之間,真王還未出世,已經攪動天下風云,使得暗流更加洶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