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就跟消音器一個道理,從帶消音器的槍支中射出的子彈會繼續產生音爆么?明顯不會,因為它們的速度已經突破了音障,而突破音障的空氣被消音器四五級的緩沖給消減了,所以咯,這貨是無聲的。
五百多米外,那只可憐的山雞突然就爆成了一堆血霧,然后狠狠的糊在了它身后的土地中,山風吹過,連骨頭渣都不剩。
沒辦法,子彈殺傷的最大情況是穿透么?不是,特別是狙擊槍的大威力彈藥,初速超過一千米,子彈劃過空氣時帶來的空氣負壓才是殺傷的主力,打入**之后,子彈帶起的空氣如同高壓氣泵一般注入目標體內,**基本會像是一個氣球一樣被吹爆。
這也是為啥反器材步槍去打人,基本會把人打成兩截的主要原因,巨大的動能帶起的螺旋氣壓,高速穿過**的時候,后面的氣壓就如同一個螺旋絞肉機,瞬間就能將**攪成粉末。
那還是千米初速的反器材步槍,而小褚同學這個則是一枚初速超過兩千米的超級步槍。要知道,速度每提高一點,代表的能量等級就完全不成正比的。世界最快的導彈達到沖刺速度的時候,也不過只有十馬赫而已,甚至幾乎所有的空空導彈都很難突破五馬赫,主要就是耗能完全不成正比。就連號稱能達到九馬赫速度的箭式導彈,也不過只是沖刺速度達到而已,全程保持九馬赫,呵呵,那得多大的個燃料箱啊。以目前的發動機技術,中小型火箭發動機根本達不到那種突破第一宇宙速度的標準。甚至就連大型的運載火箭,在低空的時候,還不如那些防空導彈飛的快。
不過初速快不代表打得遠,電磁彈藥的另一個致命弱點就暴露了出來,那就是自重太低,慣性力太差。太重了,電磁線圈彈射效率下降太多太多,完全不劃算。
小褚設計的鎢鋼穿甲彈頭的電磁彈藥,凈重才十五克,不過在三千米的范圍內,這15克所產生的殺傷力卻比重幾十克的反器材子彈強大太多了。
也就是搞不到更大的電磁設備,如果能訂購到,小褚不介意設計一臺山寨版的電磁‘炮’,保證炮彈口徑超過兩厘米,自重超過一百克。
不過比起人家老米集成全米的高科技打造的電磁炮,他這基本只能叫電磁槍。人家那電磁炮可是號稱炮彈重達一點五公斤呢。
好吧,將一點五公斤的炮彈提升到十倍以上音速。呵呵,別說設備買不起,就是每一炮的耗電量,也比小褚同學的那次充能要多的多。不過人家老米有核動力啊,電費不貴,反正核反應,不用白不用,不用都得浪費冷卻液冷卻,還不如變成電打出去不是。
觀測,瞄準,鎖定,計算,射擊都完全沒問題,甚至在耗能方面還超出了小褚的預計,本來預計電量儲存只夠射十下的,沒想到,竟然在低溫狀態下,電池效能提升,至少能噴十五炮呢。呵呵得加大彈匣容量了。
對于只是制造了一次就成功,還沒進行任何調試,小褚同學只能歸結于兩點,一點是精確的計算,一點是運氣好。還有就是,他所設計的系統有很大的容錯率。至于電磁炮的射擊流程,他也完全是從某些特殊網站上拷貝的,他可沒那個知識量去計算去設計,至于外形和安裝方式,那到是他自己搞定的。不過還是有圖紙可參考,而參考目標則是被人泄密的米**方電磁炮的設計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