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里面嘰嘰喳喳的咋呼開了,連續看了好幾個群都差不多的樣子。實際上這些腳本,只是基于網頁去做的一些自動操作的腳本,又沒啥復雜程度,做起來也簡單。昨天上線的時候,很快就引流了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去玩《農場》,約有好幾萬人使用了腳本,這幫做腳本的人,雖然每個人就只有幾塊錢的收入,但是架不住買的人多啊,著實賺了一筆,賺得多的人甚至一天入賬上萬。
群主一陣頭大,“我他娘的哪能想到為了一個破網頁游戲還搞得這么復雜啊?大家先別著急,我立刻更新腳本,保證讓他們拿咱們沒辦法!”
“快點更!能想辦法解封嗎?”
群主:“我哪有那本事啊!”
“那我的號封了,找誰去?”
“……”
網購網站上現在也是一陣雞飛狗跳,昨天不少在店鋪里面買了輔助用著很不錯的,紛紛五星好評。但是今天直接封號了,頓時懵比,想起來還可以追評,頓時上去一陣狂罵再加修改差評,那些一飛沖天的店鋪現在直接如掉冰窟,真叫一個欲哭無淚。
網頁游戲的反作弊反外掛,一直是一件挺困難的事情,因為不是下載客戶端,也就沒法給玩家加入一個檢測機制去檢測玩家是否開啟了一些“特別的軟件”,更多的是根據玩家的數據情況來“判斷”是否作弊。
這個風波之后,《開心農場》的游戲逐步穩定了下來,然后就是用戶迅速擴張的時間。幾天之后,已經版本成熟的《開心農場》也上線了萬炳林的“歡樂網”。相比較騰飛公司的qc空間,SNS社交網絡同樣適合《開心農場》的玩法。
劉能為此又購買了好幾臺虛擬服務器,承載了又一波壓力之后,數據趨于穩定了下來。
8天后的23號,七日留存數據出來了,達到了瘋狂的72.5%。劉能對這個數據其實并不在意,他更在意的是,這游戲的玩家量級,總注冊玩家的數量,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就達到了800多萬。這絕對是一個震驚行業的數據。
劉能在個人注冊的qc空間上,和歡樂網上,都把這個數據公布了一下。國內的一些游戲媒體也聞到了一股非同尋常的味道,好幾家媒體都在看到了某些數據之后,立刻發了相關的介紹文章:
ICG:《社交游戲元年:年輕的天才游戲制作人劉能新游戲席卷社交網絡》
游民空間:《李元哲談<開心農場>:模擬經營游戲并非只能做單機!》
游戲猴:《800萬玩家:社交游戲給我們的想象空間》
……
雖然《開心農場》這種社交游戲,又是模擬經營游戲,并不能對標一般的游戲,尤其是這游戲的營收數據并不會特別好看,但是畢竟讓大家看出來一種可能性——玩家喜歡這種類型的游戲,某種意義上,給一些游戲廠商指了一條路子,讓他們知道游戲不一定非要做那種重度殺時間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