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天他也在跟進另外三個網頁游戲的進度。
在歡樂網之下,獨立出來一個專門的游戲網站,取名就是“歡樂游戲”。為此萬炳林還專門注冊了一個公司,來獨立運營這個網站。
網站是作為一個游戲渠道,上面未來會專門運營所有的藍星工作室出品的網頁游戲,也會引進其他公司的網頁游戲。但是也僅此而已,這個公司只會接一些網頁游戲,對于其他類型的游戲并不會涉足。
歡樂游戲打出游戲聯運的概念,并且致力于推廣這個概念。
所謂的“聯運”,全稱聯合運營。
在這之前,所有的網頁游戲,最終的服務器其實都是由制作公司或者出品公司來出服務器。就好像以前的劉能老東家七彩科技,他們就是集研發、運營為一體的游戲公司,設計出來游戲,然后投入到自己的游戲平臺中進行運營維護,玩家只能在他們的平臺中玩游戲。
這樣有一個挺大的限制,即玩家會被大大的分流。玩家數量是有限的,精力當然也游戲,大多數的玩家只會盯著一個兩個網頁游戲平臺去玩,畢竟可能在這個平臺上充值了,就會大部分的時間在這個平臺去玩游戲,而且因為充值數量的增長,在平臺上繼續消費會有優惠政策。而這些優惠不可能帶到另外的平臺中去,這就導致絕大多數的玩家都會緊盯著一個平臺來玩網頁游戲。
因為玩家的數量有限,對任何一家游戲公司而言,用戶都是極為寶貴的。他們不斷的設計研發出新的游戲,目的當然是賺錢;但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和發布新品,才能讓玩家繼續停留在自己的平臺中。
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的游戲公司,不會把自己設計的游戲讓別的平臺去運營。
可是實際情況,大多數的游戲公司的自建平臺,都處于半死不活的地步,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數的游戲公司的網頁游戲都不很賺錢——相對于客戶端游戲而言,網頁游戲從來都是盈利的小頭。大家還愿意繼續做頁游的一個原因是,頁游短頻快,能夠來塊錢,他們的研發周期短。
這對于游戲公司而言很重要,很多的公司想要做大作,可是往往一兩年時間,游戲巨制沒做出來,公司已經沒錢繼續維持下去了。
網頁游戲則能夠滿足他們的資金快速回籠。
這一點至關重要。
所以前些時候,萬炳林跑了十幾家的游戲公司,想要去拿他們的游戲來“歡樂游戲”中來聯運,而且給出的價格不菲,卻最終只談下來兩款半死不活的游戲。
而且這兩款游戲,制作水平真的是一言難盡。
無奈,最終還是老老實實的,準備靠現在的三款游戲打個翻身仗吧。
新公司,劉能占股51%,并且迅速拉起了一個運營團隊,幾個核心的成員,都是他親自面試的。游戲的運營和歡樂網這種SNS社交網絡的運營模式是不太一樣的。
7月下半旬,三款游戲次第上線。
最先上線的《貓游記》因為歡樂網火力全開的廣告模式,迅速的涌入了大量的玩家,在短短的三個小時內,增開了三組服務器,玩家數量達到了80W。
《貓游記》是一款偏歡樂向的多人在線的角色扮演游戲,俗稱mm,但是和大家想象中的mmo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最顯著的特色是,這款游戲的移動方式,還是走格子,大地圖上有各種方式排列的各種圓形的小格子,每個小格子中有各種NPC,怪物,和他們對話和戰斗,是這款游戲的主要玩法。
因為犧牲了很多畫面和“劃時代”操作,讓這款游戲看起來特別的簡陋。但是正是因為這些犧牲,在玩法上,這款游戲相當的自由和開放。在這里玩家可以學習多種職業,可以打工,可以押鏢,可以任意的PK,可以為了打造一件裝備花費好幾天的時間才收集到材料;也可以奔放在吃雞大逃殺。
無數的人從宣傳頁中進入游戲,看到游戲的畫面直接勸退,然后還不依不饒的去“貓游記”的公共主頁去破口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