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專訪發出來的第二天,滬上的文化廳的副廳長,就專門在相關報紙上專門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回應。
回應的觀點也很明確:
1、承認對于游戲行業這個較為新興的行業,監管制度的缺乏;
2、行業是存在混亂的問題,行政力量的介入是很有必要的;
3、直接點名劉能,認為他雖然是趁著這次的輿論事件而提議加強監管有些投機取巧的意味,但是提出的兩個方案,很有建設性;
4、作為改革的前沿陣地,之前成立的滬上游戲行業工作組決定立刻對兩個方案進行研究和推廣,并且在滬上進行試點;
5、批評了一些媒體的斷章取義,認為游戲行業并非洪水猛獸,也認可游戲為解決“日益增加的物質文化的需求和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帶來的進步意義。
緊接著,一系列的游戲廠商,囊括了重大廠商,都轉載了這篇文章,并且都圍繞著這個觀點,發表了一系列的微博或者文章,總體上都是一片欣欣向榮,鼓掌的意思。
滬上的文化廳副廳長發的文章,雖然不是中央官媒,這么一系列的操作,還是引起來上面人的不少關注。
以至于官微發了一條微博,沒什么話,只是轉載了相關文章,并且豎起來好幾個大拇指。
這直接就一錘定音了。
長達二十多天的浩浩蕩蕩的討伐劉能的檄文,塵埃落定,群情激昂的“家長們”看到官方接入,行業開始“自我凈化”,雖然和最開始的要求把一些游戲趕出國門有些不同,但是還是“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媒體作為始作俑者,自然是不敢和官媒唱對臺戲,只能偃旗息鼓。
政府達到了介入行業監管的目的。
至于游戲行業,你說有影響吧?肯定會有,畢竟之前那種毫無監管沒人管著的日子就這么一去不復返了。但是就如劉能說的,趁早做一些自律,免得出現反噬的時候,被一刀切,那時候恐怕才真的是上天無門。
在前世,劉能真的遇到過這種事情,政府的強力介入,外行人領導內行,每個月就發幾十款游戲的版號,而且審核極其“怪誕”,導致行業的發展處處受阻,那真叫一個欲哭無淚。
至少在當前的這個局面之下,應該不會出現“五彩斑斕的鮮血”這種怪誕的情況發生了。
標準是雙方一起制定的,至少游戲行是有自己人的,不會做出來自己坑自己的情況。
更況且,在前世中,因為沒有分級制度的標準,一切的審核標準都是由官方制定,而官方對于標準一直是模糊不清的,你不知道****去審核的時候,是因為什么而被打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