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是劉能的基本盤,在這里已經深耕太長時間了。從兩年多發布第一款游戲的時候,就贏了的相當不錯的名聲。后面靠著《三國殺》狠狠的刷了一波好感度,可以說是當前國內游戲制作人頂級口碑的存在。
可是老外,尤其是白老爺們對于亞洲人傲慢和刻板的印象,卻并不會特別的對他另眼相看。
《孢子》已經算是一個奇跡了,可是后來,即便dota在國外那么風靡,可是因為上面有很深的“劉能”的印記,導致多數的主流媒體對此評價不高。
某種原因,這個劃時代的競技游戲到現在還沒能夠形成風靡世界的賽事,本身就有問題。這次的《Minecraft》同樣,相當多的媒體對此評價都不是很高,和國內玩家高漲的興趣形成了很鮮明的對比。
因為游戲還沒正式發售,就導致絕大多數的國外真正玩家,實際上都是從媒體上得到這款游戲的消息。
要不怎么說媒體永遠只會給觀眾看他們想說的“真相”?
從二道消息販子那邊得到的消息,很片面,很具有偏向性。
至少從目前主流的老外的媒體上看,顯然《Minecraft》是一款一無是處的游戲。
“總而言之,《Minecraft》是一款打著沙盒游戲的概念,看著宣傳視頻好像玩法極為豐富。但是用腳丫子去想也能夠想得到,一款游戲想要在這么多玩法中都挖掘深度,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只能說,劉能先生雖然想法很棒,但是在執行層面,他選擇了有種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能夠預見的是,《Minecraft》這款游戲在各種玩法上都淺嘗輒止,不可能過度挖掘。這也就會導致,這款游戲只是在做表面功夫,是一款不值得深入玩的游戲……”
基本上主流的國外游戲媒體都是這樣一個論調。
有意思是,如果只是一家媒體這么說,可能是具有偏見,是帶著有色眼鏡。
可是如果絕大多數的主流游戲媒體都這么說,可能就不只是偏見的問題了。
——而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
亞伯看到這些消息的時候,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把情況反饋給了劉能。
越洋電話當然是打了起來,畢竟郵件溝通不具備時效性,畢竟兩個主現在都不是缺錢的人。
“看到我們這邊的游戲媒體對你游戲的評價了嗎?”亞伯并不理解華夏人打電話要花費不小的篇幅去寒暄,他更喜歡雷厲風行的直接說問題。
劉能懶洋洋道,“當然,看到,風評很差。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