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天張杰就沒有什么大事,雖然偶爾會出現一些蛇蟲,但是沒有虎豹當道,張杰很快就從長河宗之所在的南鄉繞過東鄉來到了這輩子既是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張家灣。
云溪縣和六密集不假,可是云溪縣北鄉卻是其中難得的山區,但是比起南鄉卻是更靠近云郡原本的滂沱縣,其中妖獸、猛獸自然是最早被郡兵和滂沱縣兵碾壓過的地方。
雖然北鄉安全,但是一直卻是只有張家一族在這兒生活,究其原因,整個云溪縣只要你肯屯墾一定范圍內的田地朝廷都是承認的,當場就會制成田契。
既然有水網密集的南鄉和縣城兩郊區,有有靠近滂沱縣比較安全的東鄉,除了沒人去的西鄉,誰愿意待在北鄉這個山窩窩里?
不過以張杰兩世為人的眼光來看,當年促成這次遷移的張杰曾祖父張鴻卻是錯有錯招,北鄉的環境比不上其他三鄉全是水田不假,但是北鄉找對位置也是有能開出不少水田的風水寶地。
像張家灣這種大河拐彎的地方在北鄉不少,但是唯獨張家灣這兒是能開出水田最多。
現在人少有人少的好處,雖然徭役這玩意張家避無可避,可是鄉長卻是張家的,新立縣城朝廷分下來的童生甚至秀才名額就是大頭被其他三鄉兩郊區占據了不少,但是北鄉寥寥幾個卻是肯定交給張家內部消化。
甚至就連長河宗為鄉賢望達檢測靈根的事情,張家都能做到人均都能做到的地步,長河宗三張也是享受這個政策。
腳下被山道上的石子拐了一下,張杰的思緒也是收回了。
張杰雖然不是軍迷,但是也在上輩子被科普過不少軍事段子,最后看了一眼附近山勢,張杰卻是一直覺得這兒有些眼熟,這一次站在附近山道上終于是明白了為什么:
大河拐彎的地方形成了一個半島,靠近河水的三面地勢平坦已經開墾出了不少連片的水田,靠近山體的那一面卻是又一小座山丘橫亙中央。
——這不正是打死蒙古可汗的釣魚城的異界微縮版嗎?
甩掉腦子里這些地形的想法,張杰決定還是先一邊走一邊回想一下張家灣的長輩們,畢竟這會他可是要回家久住。
別看張家灣占據風水寶地,但是一切也就是張鴻他老人家錯有錯招。
張杰的曾祖父張鴻不是什么大人物,也沒有什么毒辣眼光,本來只是滂沱縣的一個菜販子,雖然定期往幾家酒樓、大戶那送菜,但是歸根到底也沒什么能耐。
后來不知道因為什么緣故得罪了滂沱縣的地痞流氓,沒得辦法跟著屯墾的人來到云溪縣開墾田地,當然當年開墾的地方自然不是現在的北鄉。
張鴻老大爺隨大流的在東鄉開墾,后來征發徭役跟著郡兵身后當民夫的時候因為和酒樓有過來往,耳濡目染下把郡兵老爺們招呼的服服帖帖的,也是從哪些郡兵老爺,尤其是某些官吏口中認識到當時不叫張家灣的這地方是塊風水寶地。
張鴻老大爺人也是夠狠,當年一口氣賣掉剛剛屯墾下去的所有田地來到北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