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的大勢,因為趙宗武所做的超前部署,成功實現彎道超車,現已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而在這一過程當中,遼東做的就是不斷夯實基礎。
為什么夯實基礎?
趙宗武很有自知之明。
雖說遼東當前擁有的大勢已經形成,但是這并不代表,遼東就已經到了所向披靡的地步,看似強大的背后,其實還隱藏著深遠的漏洞。
最簡單的例子。
遼東建奴看似被擊敗了數次,但是還遠沒有到被按在地上摩擦的階段,如果說這一階段逼急了,建奴這狗日的,瘋起來,那絕對是玉石俱焚的!
但這并不是趙宗武想要的結果。
因為有草原、地理環境的牽絆,使得一切都掌握在趙宗武手中,對于一系列真實情況,他都進行最為真切的把控,他要通過一次次的磨煉,來不斷鍛造遼東陸軍,不斷磨礪遼東體系!
為了確保一切局勢的穩固,趙宗武一直以來都在完善黑科技的構建,既然占據了先導優勢,那么這一基本情況就必須準確把控到位,科技帶來的碾壓,才是最牛掰的存在!
科學進步離不開戰爭,但同樣戰爭也離不開科學進步,細數下來,每一次大跨步的進步,哪一次不是通過長時間的戰爭沉淀而奠定的?
隨著張輝的離去,趙宗武將一切最隱秘的科研場所,盡皆移交到陳奇瑜手中,并讓其全權負責。
作為遼東軍隊的參謀本署署長,陳奇瑜經過這兩年多的摔打錘煉,已經成功達成了自我蛻變。
做到這一點,趙宗武才敢把更多的事情交待給他。
講述完遼東皇家海軍的外圍情況后,趙宗武又把心思放在內部建設,而確保內部建設最為關鍵的一環,那就是蒸汽時代的研制工序。
沒有看錯。
就是蒸汽時代!
趙宗武心中很清楚,依照現階段的科技水平,想要造出成熟的蒸汽機,那依舊是不現實的一件事情,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一環,密封性,就是一件不那么好處理的工序。
簡單的是,他清楚想解決密封性,必須要得到橡膠,因為只有橡膠,也唯有橡膠,才能完美解決這一問題。
艱難的是,蒸汽機的研制、建造,并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密封性問題,這其中還涉及到傳導、運轉等諸多系統性環節轉換。
想到這一點,趙宗武心中帶有疑問,看向陳奇瑜詢問道:“安置在長山的蒸汽研制,現階段進行的怎么樣了?有沒有什么實質性突破?”
“回侯爺。”見趙宗武詢問蒸汽機研制事宜,陳奇瑜在腦子里簡單過了一遍,接著便講述道:“根據南洋地區運輸回來的橡膠,相關人員已經揉煉出合格的密封塞、環,雖然說成品率并不高,但是已經足夠小規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