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成長為圖根的楊垣,果不其然成為了體內自產抗體的人類之一。
紹滋文明投放到細胞原液并不算多,他們也考慮到了這顆星球文明等級不高,要是投放到細胞原液過多,導致魔紋之力一下子把所有人都給吞掉了,那他們豈不是傻眼。
所以,在挺過第一波的感染后,全球剩余人口還有大概十億左右。雖然分散到各國后,連華國這種人口大國連過億都不做,但終歸還是有著一線生機。
之前說過,那些沒能撐過感染強化的生物,并不會死去,而是變成一種不屬于星際蟲族,也不屬于原來種族的怪物,瘋狂屠戮啃食著所有生靈——即,人類。
圖根因沒有跟楊垣一眼在小時候跟楊森鬧矛盾,于是便按照魔人楊垣那樣的發展軌跡,讀了軍校然后入伍參軍。
在紹滋文明制造的這場末世實驗場中,他亦是展露了非同一般將帥之才,收攏殘余的人類,抵御著那些入魔的怪物,艱難求生。
一開始,六大文明包括紹滋文明在內都沒把地球放在眼里,畢竟這只是一顆地處偏遠的落后文明,要不是三大科技文明進行的實驗需要隱秘一點,六大文明哪會到這種荒蕪的地方來。
然而,當梁淮欣、霍普、雷諾、尼撒等被四大研究所改造過,又獲得了細胞原液感染強化的人類出現后,六大文明終于將目光注視到了這顆偏遠的行星上。
四大研究所,雖然成立的根源都是當初那照耀整個南極大陸的紫炎大日,但分裂后的四顆流星隕石內部蘊含的科技資料卻是不同。
很久以前提過其中二者,華國「洪荒」科研所鉆研的內分子循環構架鏈,歐羅巴聯盟「諾亞」方舟計劃的人體細胞核聚變。
此外,還有北美「火種」基地的堿基序列圖譜,以及曾經唯一一所被聯合國所屬成員國共同掌握的「巴別塔」研究所解析的量子態反應方程式。
這四種技術不用過多贅述,只看名字也能猜出其的科技等級之高,甚至連菲茲克斯等三大科技文明都有所不如。
內分子循環構架鏈、人體細胞核聚變這兩種技術以前描述過了,這里簡單復述一遍。
內分子循環構架鏈是通過開發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內循環系統為基礎,在從外部加入催化劑,令其在體內描繪出單分子循環的結構鏈,產生如核裂變反應公式一樣固定定律,讓人類以普通的拳腳攻擊都能打出跟核彈一樣爆炸性輸出。
人體細胞核聚變則是在人體的細胞處于分裂增殖的過程中,以通過外力的改造,強行逆轉化這一過程,從而致使生物電出現紊亂,在配合提前注入基因堿基對里的隱性物質,一口氣將這紊亂的生物電放大,為整個身體充能。
堿基序列圖譜則是一種依靠大量正確的堿基排列組合演算編輯成的圖譜,做為基礎演算的數據越多涉及到的物種越廣泛,那么便能反饋給植入圖譜的生物帶來越多的好處。
這是一門依靠積累才能發揮出效果的技術,在這門技術的核心理念中,一切的生命最開始都是完美無缺的,均衡穩定的。但在隨著自然環境的更改、時間流逝,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向自然低頭,將原本完美的基因序列進行拆補,以退化某方面的基因為代價,著重強化某一點。
如,飛禽類很難學會游泳,魚類基本離不開水。選擇了天空就必須放棄大海,選擇了大海就必須舍棄陸地。這些在自然演變中為了適應和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改變,看似早已沒了最初的模樣,但其實不過是一增一減罷了。
而堿基序列圖譜便是記錄著所有物種最初、最完美的姿態,隨后以這副圖譜重新記錄更新,將已經演變至今的生物堿基序列重新載入,推演出更上一層樓完美堿基序列圖譜。
量子態反應方程式,這是四門技術之中最神秘亦是最深奧的一門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