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騷的操作是那小子唆使張家國夫人去找蔡攸提親。這會帶來什么,因可能性太多了,暫時說不清楚,蔡京總體上是喜憂參半,相信,他張康國也同樣心態吧。
另外就是,既然現在他能上交銀礦,又出了銅礦,那就真不能為了維穩把張子文調離了。
蔡京比誰都知道,虎文雖然討嫌但一定程度上有原則,這類人甚至能讓敵人信任。但朱家則不然,一但皇家海軍撤離蘇州,那些用于緩解戶部危機的銀銅,不出一年也會姓朱,這是必然會發生的,就像小溪要匯入大河那么自然而然。
這個意志甚至不由朱勔本人控制,跟著他吃飯的一群鯊魚會倒逼這事發生,就像朱勔他會倒逼蔡京一些難題那么理所當然。
發酵了這么長一段時間,眼見民意都險些一度失控,輿論上海軍已經成為了當下最熱門的“創業特區”,是個非常流行的新概念。
是的哪怕親筆批準建立海軍的蔡京,事實上也不知道是個什么性質的東東,但人云亦云,現在有群吃飽撐了的憤青就說局座的大航海時代要開啟,召集有志人士參與進去。
權衡至此,既然皇帝承認了小張功勞,現在做于中堂的蔡京神色南明、又像是落寞的樣子,嘆息一聲道,“擬定文告,升皇家海事局為‘望縣’,加張子文工部員外郎銜(河務局),繼續提舉皇家海事局。另,海軍事實上存在苦干實干功勞,考慮到日趨復雜的海事概念,現在他們還肩負尋找海外銀礦、為大宋戶部鎮守蘇州銅礦命脈之需求,即以中樞門下名譽建議樞密院將其擴軍,為兩個軍五千人編制,并享受一線戰區經費待遇。”
“這……”
周圍隨員徹底懵了,想不到持續打壓張子文的蔡相公會忽然大轉變,給了這么好待遇。依照大宋流行的做法,難道不是帶著黨群頭鐵進行抗旨,拒絕封賞小張嗎?
倒是沒有明著升職,但加工部職銜,又把海軍建制升望縣,已經是為以后升遷做足鋪墊。
望縣就是縣級中的最高級。至于四個京城地區,譬如開封縣祥符縣大名縣什么的,這些是特殊地區實際等于州了。
這樣操作看得出來,實在是因張子文太年輕,升無可升,只是等資歷而已,于是只能在“縣級”上盡量作文章,不過在這框架內但凡能給的,這次老蔡還真是一點不小氣的全給了。
至于擴軍和經費標準提高相反是蠅頭小利。誰都知道張子文現在不需要這筆資源了,世事就這樣,只有錦上添花,難有雪中送炭。
座在旁邊的葉夢得憋了一口老氣,但只鐵青著臉沒說話,心中越發對蔡京不滿。他知道蔡京輕易不會在重大問題上做決定,不過一但做出了,短期內就很難改變方向。
私下聽趙挺之幾次提及說:將來亂天下者,非他蔡相公莫屬。
在當時葉夢得不以為然,說的他老趙是個好東西似的。老趙的確會比蔡京廉政些,但整個盤子趨勢動能已經形成,而他趙挺之又不具備力挽狂瀾的手腕和志向,于是葉夢得覺得若是老趙執政,傷害會比蔡京還嚴重。
但現在,葉夢得有點理解趙挺之、并覺得老趙說的有道理了。蔡京這次雖然沒放棄朱家,但是抬舉張子則是今生最大的政績污點。
宰相不要扯太多,管好人事就行。但僅僅這么一件事,他老蔡也沒能做好……
太學同樣成為了熱點討論的風口浪尖,甚至出現了許多高水平論述。
這太學生的結構所決定的。
太學中的人不論成分如何,是真真實實這個時代的精英,見識和智商最廣最高的一個群體。又因為年輕,大多數暫時沒劃入官僚系統中熏陶,加之年輕狂放,對他們的言論管制最是輕松。于是就行成了現在的奇景!
一定程度上這就是大宋的傳統,太學最容易出現罵宰相,對抗朝綱的游行什么的。往前時候,歐陽修王安石這類泰斗也被太學生們弄的焦頭爛額,包括歷史上的蔡京也被太學生彈劾過。
今日學生云集,這是因為戶部來人公講。是大宋式的《政治經濟學》,非常有必要,畢竟這些學子很快就要上崗執政了。
主講人:戶部侍郎(主持工作)葉夢得。
葉夢得到場之際迎來了還算可以的掌聲。這乃是蔣校長攤派的任務:只需姓葉的一路面每人必須鼓掌五個呼吸、或直至葉夢得抬手叫停。這是任務,計算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