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開始帶領蕭靜媛媛參觀。
縣領導一個都沒來,還是因為有些敏感,許志先當心有做帶路黨的嫌疑,哪怕明知道即將有大筆利潤入賬也不想來。
老許讓陳實代表海軍來,但陳實更尼瑪比鬼還奸,打死不來。
和張子文一起走在第一排的蕭靜媛媛側頭看著他,“管事的一個沒來,是不是說明你這臨時工的操作真犯眾怒了,宋國上下對這事抵觸很大?”
張子文擺手,“你管他臨時工還是正式工,總之這事我負責我簽字,且已經被朝廷批準。抵觸肯定有,但沒你想的那么大,你真相信世人的節操有多少強?也就是人云亦云的跟著吆喝幾句,風頭過了,該忘記的忘記,該干嘛的繼續干嘛,不都是這么操作的嗎?難道你們遼國要特殊些?”
“額……”蕭靜媛媛想了想覺得他說的真有道理。
進學校參觀時,少年軍已經開始了一天中的緊張繁忙學習。
除少數幾個因不乖而被手心打紅的小屁孩外,總體學習氛圍不錯,也不受參觀團隊影響,娃娃基本都埋頭學習,老師都在苦口婆心。
暫時來說,學習環境還是寒磣,比以前好了些,至少教室不是漏風的棚子了,但仍舊還是乞丐版。因為老許說“娃娃不是這么養的”,從而大幅削減了少年軍的經費,讓人干瞪眼。
不得已下張子文用老臉盯著,動用了自身威望和信用,發動開發區的人眾籌捐款,以維持少年軍運作。雖然暫時沒有招新的學員了,但原有的小屁孩一個沒有失學。
對于捐款的抱怨聲音是真有的。不過畢竟是教給他們的孩子手藝,所以大多數人仍舊捐錢了。
從這里開始是個分水嶺,等同于少年軍第一次開始收“學費”。
蕭靜媛媛眼睛里所看到的一切都相當新奇,只見這些小屁孩中女生竟是也占據了不少。另外整個簡陋的教室中,之乎者也幾乎看不見,到處是圓規,直尺,三角板等等量具。無疑全是讓遼人最頭疼的東西。
到處是幾何圖形,到處是用于實驗的小用具等等,看得人不明覺厲。注意聽更是一頭霧水。
聽說這里大部分的教材,都是局座在碼字之余親手編修的。甚至一知半解的少年軍老師,也是邊找局座學習邊教小屁孩。這事就幾乎占據了局座的一半時間。
除此之外課,堂上沒有使用比較復雜的漢字,和漢數字的原理一樣,只不過用了十個更為簡單明了的數字符號代替(阿拉伯數字),使得小屁孩們在這些讓人不明覺厲的學習中效率大幅提升。
蕭靜媛媛和牛在生的觀感中,這也正常,總體上宋人就是愛折騰類似的東西,譬如音律,譬如文學,譬如各種各樣的工具和發明,但他們仍舊很慫!
下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