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司徒家請了班子過來唱大戲啦!都去看啊!”
“咦,王司徒這么有雅興的嗎?”
“聽說你是他隔壁鄰居的二舅子他三大爺的表弟養的一只貓下崽子……算了,反正別管這么多,王大人高興,請了長安最有名的班子過來,好像聽說還從外地請了一位名角兒過來,可了不得呢!”
王司徒請了戲班子來要與民同樂的消息早已傳遍了長安。
在娛樂活動匱乏的漢末,看大戲已是了不得的活動,一般只有大戶人家的紅白喜事,才會邀請班子過來唱兩天。
更不用說財大氣粗的王大人還開放了自家戲院子,免費允許長安的百姓隨意出入。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一時之間,整個長安城的百姓聞風而動,將那小小的戲園子擠得水泄不通。
“這王大人還是這么喜歡收買人心啊。”
“那又如何,不過是一幫泥腿子,就算他王允花再多的錢,就算整個長安城的百姓都對他王允感恩戴德那又如何?”
這不是王允第一次找理由搞出這么大動靜。
事實上,長安城這么快能繁榮起來,其中王允是出了大力氣的。
前天弄一場廟會,明天再辦一次狂歡,或者像今天一樣隨便找個由頭“與民同樂”。
熱鬧了,長安城自然就繁榮起來了。
只是王允的行為卻是屢遭朝中眾臣的彈劾排擠。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斗。
對于那些死忠于漢室的老臣來說,王允是個投敵的二五仔,而對于董卓原有的文臣班子來說,王允卻是個橫插一腳的外來戶。
真正的兩頭不討好。
事實上,若不是董卓將這些彈劾的折子壓住了,按照上面羅列的罪名,王允便是有一百個腦袋也不夠砍。
當然,董卓也樂于見到這樣的場面。
一個眾叛親離的文臣,除了投靠自己拼命向自己搖尾乞憐之外,還能有什么作為呢?
王允越是被孤立,董卓便越是要重用他。
就比如這次,所有的文臣都收到了王允的邀請帖子,但所有的帖子都被原封不動給退了回來。
有幾個性格激烈些的,干脆連送信的使者一起攆了出來,真正一點面子都不給。
唯一和王允私交不錯,只有同是外來戶的呂布。
平日里,呂布倒也會過來捧一捧場,但這幾個月刺客實在是猖獗,呂布只能日夜不停守護在董卓身邊。
戲臺旁邊原本為賓客留了數十個空座,眼下全都是空落落的,只有王允一人獨自坐在中間,口中抿著茶水,漫不經心地欣賞著臺上的好戲。
那背影看起來確實充滿了孤獨與頹喪。
一旁的管家看得有些不落忍:“大人,實在不行……我再派人去催一催?”
王允卻是不以為意,漫不經心地擺了擺手。
“福伯,把這些椅子都撤了吧,讓鄉親們看得清楚些。”
“是,司徒大人……對了,司徒大人,林昆大角兒已經到了,此刻正在廂房休息。”
王允的眼神猛然一亮,臉上的頹色卻是一掃而空。。
“快有請!不,我親自過去!”
——————
大角兒林昆確有其人,而且一直躲在王允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