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舉辦方來說,肯定是很露臉的事情。
“……”
幾個老頭你看我,我看你,有點遲疑。
不是他們愚鈍,不明白中年人的暗示。主要是……他們真是沒有料到,小票圖畫的原作,竟然是一幅……油畫。
是的,這是油畫。
色彩沉靜的畫面,以及明顯的筆觸,還有圖畫的逼真造型、立體層次感。
一切細節都說明了,這是油畫無疑。
所以幾個老頭為難了。
沒別的原因,他們是國畫大家,就算有一個兩個不會畫畫,學的也是毛筆書法,以及四書五經之類的國學經典。
說白了,他們是傳統文人,跟西洋藝術,不是一個路子。
現在讓他們評點一幅油畫,就算不是問道于盲,也是拜錯了菩薩。
所以幾個老頭,面面相覷的同時,嘴角泛起絲絲苦笑。
這不怨人,只能怪自己。主要是他們,剛才看到小票,票面的畫,分明是很傳統的江南水鄉風光,小橋流水人家。
這樣的景象,在他們的印象中,向來是國畫的經典題材。
誰能料到,有人打破了世人的固定思維,以油畫的形式,畫出了傳統國畫的美感。
“嗯……”
冷不防,靈璧先生反應過來了,他急忙抬頭,再一次審視眼前的油畫。
入眼是一條古老的小橋,石頭筑成的小橋,造型十分的別致。這一條石橋,它有兩個橋洞,橋面一橫一豎,橋洞一方一圓,形成了獨特的石橋。
類似這種造型的石橋,連靈璧先生這種見多識廣的學者,也是頭一回見到。
不過他思索片刻,也可以肯定,這種類型的石橋,在古書上有記載。
如果他沒有料錯,這種石橋應該有個俗稱,名為鑰匙橋。主要是橋的形態,與古代的鑰匙比較相似,因此得名。
當然,靈璧先生看畫,關注的不僅是石橋造型,最關鍵還是畫中的意味。
哪怕他擅長的是國畫,但是藝術的本身,也有一種共性。縱然他不清楚,這油畫的技法是否高明巧妙,然而單純從情感的表達傳統上,讓他感受到了共鳴。
古老的石階,白墻黑瓦房屋,碧波清澈的流水,還有水面的倒影,與半圓的橋洞,恰好形成了一個標準而完美的圓。
這是寫實的油畫風格,畫中一切細節,都是那么清晰明了。
問題在于,靈璧先生卻覺得,他在畫中看到了一種朦朧意象。那是一種古老、悠遠的靜謐氣息,最能勾起他的思緒,好似老唱片里斷續回放的歲月靡音,讓他莫名感懷。
這好像是……故鄉的記憶。
對,沒錯。
靈璧先生輕輕點頭,他想到了自己的家鄉,也是這樣一個小鎮,碧水泱泱,樹木掩映。斑駁的石階,清早的運河上,散發朦朧水氣,似夢境,似幻想。
他好久沒回去過了,但是不知道為什么,每當想起了家鄉,記憶中的場景,就好像眼前的油畫一樣,靜謐中略帶懷古的憂傷,有一種升華了的意境。
或者真正的家鄉,究竟是什么模樣,他早就已經淡忘啦。
留在記憶中的,只不過是美化了的印象。
“呼!”
一瞬間,靈璧先生似嘆非嘆,然后轉過身從中年人手中,接過了擴聲器。在眾目睽睽,大庭廣眾之下,他開口說道:“從古至今,人們說江南,道江南,詩江南,傳頌了千百年。但是仍然有許多人,不知道江南之美。”
“不過從今天開始,他們不用沮喪了。只要觀看此畫,就可以彌補遺憾。”
“江南的印象,盡在此畫中!”
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