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器一怔,隨即眨眼:“你的意思是,這種壽山石,不適合雕琢杯子?”
“不,我的意思是,壽山石是天生的印章石。”
白葉直接挑開了說:“以它為材料制作的印石,美輪美奐,非常適宜珍藏欣賞把玩,制作其它觀賞物,反而差了點意思。”
“嗯……”
虞馳與陳大器,頓時愣住了。
天生的印章石!
一瞬間,虞馳狂喜,聲音激顫:“所以你其實看中的,是它這方面的潛力?”
“你們不覺得嗎?”
白葉輕手把玩著田黃三鏈章,印面上已經刻字了,還涂了上好的朱砂泥。在宣紙上,輕輕一按。輪流三下,兩枚清晰的朱文,以及一枚白文,頓時映入眾人眼簾。
試印之后,他把東西輕輕懸掛在特制的架盤上,鏈扣懸起,三根鏈子垂落,印面輕側,待朱砂泥自然干透。
做完了這一切,白葉才繼續道:“你們要知道,印章源于先秦,先是從官印開始,再到后來的私章。”
“印章的材料,也從一開始的金屬鑄造,到后來的玉石、犀角、象牙、竹木、泥陶……”
白葉慢聲道:“但是要說明的是,盡管印章篆刻的歷史悠久,也隨著時代的發展,有過興盛、衰落期。興起于先秦,盛于漢,衰于晉,敗于唐、宋,復興于元明。”
“自從復興之后,就一直傳到現代,還沒見衰落。原因很簡單,就是由于元明以前,印章、篆刻之風,多數是在宮廷權貴衙門中流傳,根本沒怎么深入民間。”
“直到元代,畫家王冕發現花乳石可以入印,從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從而開始了篆刻藝術的第二個高峰。”
白葉嘆聲道:“相對金銀牙角玉之類的東西,石頭無疑是廉價的,只要有心學習,隨便可以找到石頭篆刻。”
“但是世上的石頭有萬千種,真正契合入印的品種,也無非是那么幾類而已。經過常年的摸索、研究,大家總結出來,美觀又實用的制印石料,更是少之又少。”
白葉環視左右:“壽山田黃石,質地致密細膩、溫潤光潔,容易雕琢成印章,又具備了觀賞性,難道不是極佳的印石嗎?”
“有道理。”
陳大器立即點頭:“我覺得能行。”
他在雕琢杯子的過程中,親自驗證了石料的質量,知道白葉說的就是事實。他也感覺到,這種石頭雕成擺件、賞玩物之類,不是說質量不行,而是與其他玉石相比,明顯不占優勢。
但是反過來說,讓它成為印石的話,倒是優勢十足。下刀容易,可以隨便發揮,留有足夠的施展空間。
再加上,印章雖然有觀賞屬性,但不是真正的玩賞物,平時收納在專門的盒子中,只有等到需要使用的時候,才會取出來。可以說,只要悉心保管,完全可以流傳千年,也不會腐化。
僅憑這兩個優點,作為印石已經足夠了。
更何況,白葉一心推廣,憑借他的能力、關系網絡,不可能帶不動壽山石的名氣。
這意味著,這種石頭有充足的上升空間,值得投資。
“我也覺得可以。”
虞馳目光一閃:“我決定了,今年我爸的壽辰,要大辦特辦,把我家的親戚朋友,還有社會名流,包括美院的學生、老師,有一個算一個都叫來。”
“好啊,好啊。”陳大器積極響應。
虞馳偏頭,伸手:“所以你們,不打算贊助我幾百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