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走來,他目光一轉,也有幾分驚訝:“白葉!”
“誒?”
白葉愣了,他也覺得意外。
畢竟在他印象中,絕對不認識胡安。可是對方,卻一語道破自己的名字,這……
說實話,他心里高興,也有點得意。不管是誰,如果能夠達成“天下無人不識君”的成就,肯定會很開懷。
“真的是白畫家。”
胡安欣喜,很熱情過來,與白葉握手。一邊晃,一邊笑道:“我很喜歡你的畫,特別是那幅雙燕,意境悠遠……我一直想收藏,可惜沒有入手的機會。”
“或許……”
胡安遲疑道:“你能再畫一幅雙燕嗎?就算是復制品,我也會以真品的價格買。”
“謝謝!”
白葉矜持而笑,“我也喜歡雙燕,可惜我的水平有限,技法還不夠圓融,不能百分之百體現那種意境。所以我不打算再畫了,或許再過十年,等我積累足夠了,才會有心情再畫一遍。”
“你是位純粹的畫家。”
胡安由衷稱嘆,他是真這么覺得的。
因為這兩三年,白葉在畫壇上的名氣,真的不算小了。但是相比與他同樣有名的畫家,每年至少有幾幅作品流入市場。
但是白葉呢?一幅也沒有……
真的,多少人聯系白葉,想求他一幅作品,卻無功而返。
大家研究覺得,這可能是白葉,在經歷了三年前自我毀畫之舉后,進入了一個極端,變得十分愛惜羽毛。
不是精品的畫,絕對不流入市場。哦,當然,太精品的畫,他自己收藏了,更不可能流入市場。
這導致了,白葉手上的幾幅“名畫”,在市場上只有復印品通行,真跡許多人無緣一見。從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他的作品,價格年年攀升,有價無市。
盡管有人諷刺,這是白葉的營銷手段。
饑餓營銷!
問題在于,也有人覺得,這種營銷也沒有什么不好。因為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作品數量的畫家,顯然更有投資的價值。畫在精不在多,一幅精品畫的價格,可以抵得一百幅普通畫。
胡安就是這么認為的,所以看到白葉的時刻,第一反應就是琢磨著有沒有機會,從他手上討一幅畫。
奈何……
胡安心中一嘆,也收斂了心神,看向了其他人:“這幾位是?”
胡遠帆立即介紹,陳大器、虞馳……
沒聽說過。
哪怕聽說,虞馳是虞蒿的兒子,胡安也沒怎么在意。因為在藝術這個行業,父與子沒有傳承關系。
父親是大畫家,兒子也未必能成才。
至少他沒聽說過虞馳這個名號。相比之下,還是白葉比較有前途,畢竟他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才華。
所以……
胡安環視左右,眼底起了狐疑,這些人是來干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