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興沖沖地離開了,她管著帳,過去跟著義父也算是見過世面,曉得今天和范秀安這位綏德商幫的大掌柜談生意,這估價和購買時的一進一出,怕是比他們自己去銷贓買賣糧食物資能省出一二百兩的好處來,足以叫她滿心歡喜了。
木蘭走后,高進便帶著范秀安去了堡寨外的工地上參觀起來,如今河口堡是他的地盤,百廢待興,處處都需要花錢,雖說范秀安對他的“招商引資”沒什么興趣,但是不妨礙他向范秀安推薦,說不定范秀安想通了呢!
“高老弟的魄力夠大!”
見高進是正兒八經的要修繕河口堡的道路和水渠,范秀安也只能這么說,邊墻附近的軍將有哪個在乎過農桑,高進這樣的他還是頭一遭見到。
“范兄,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糧食乃是重中之重,我是千萬不敢馬虎的。”
高進心中對河口堡自有規劃,古北寨那邊附近還有大片的煤田,可是在這個時代,糧食才是一切發展的基礎,沒有足夠的糧食,他就不敢大規模地聚攏人手去開挖煤田鐵礦。
“高老弟的話確實有道理,只是這興修水渠的事情,本就是有利于這堡寨里的百姓,你又何必還給什么工食銀,要知道這種事情不合規矩,傳到外面只怕會招來非議。”
高進回到河口堡第一件事情居然是組織青壯修路挖水渠,范秀安癡長三十余歲,還是頭回看到對種田這般重視的武夫,就是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縣爺里,也沒高進這般的。
“非議便非議吧,高某也不在乎旁人怎么看,只是我治下的百姓總不能叫他們餓肚子干白工。”
高進知道自己的做法放在范秀安這等人眼里,怕是會被他們當成傻子。
“高老弟仁德寬厚,這河口堡的百姓倒是有福了!”
范秀安看著說話時神情淡然,不似作偽的高進,也只能把高進當成那種“不自量力,心懷百姓!”的傻子了。
“不過高老弟,有句話我還是得說,升米恩斗米仇,如今你這般優待治下百姓,只怕日后叫他們做事干活,處處都得花錢,吃也得吃好的,卻是容易養出一群刁民出來。”
“我手上還壓了批三年的陳糧……沒有發霉,正合適給這些青壯……”
聽著范秀安的話,高進沒有辯駁什么,大家觀念不同,在這個時代官府壓榨百姓似乎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就是范秀安這樣的商賈也不能免俗
“范兄說得是。”
高進應了下來,范秀安要脫手那批陳糧,他也不會駁了范秀安的面子,只要沒有發霉,也是能吃的,就是用來喂牲口也行。